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三百六十六章 况且全盘接赌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六章 况且全盘接赌局 (第4/4页)

动全城,到时候大概半个苏州城的人都得来看,不用说本城,涮羊肉坊饮誉江南那都是早晚的事儿。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涮羊肉坊客流如潮的景象,一家家分店建立起来,南京、常州、杭州、华亭乃至江南各地,以后再北上占领北六省,这可就不是一座银矿,就连一座金山都不换了。

    石榴把况且拉到一边,问道:“你究竟怎么想的,干嘛一定要跟他对赌五千两银子,你是有把握赢他,还是在搞什么鬼名堂?”

    “没把握赢他,也没有什么鬼名堂,但也可以跟他一拼。”况且道。

    石榴叹息道:“我知道你不在乎这五千两银子,可这不仅仅是银子的事,更重要的是面子,是声誉,你要学会保护自己。”

    “我也知道输的可能性更大,对赌只是想给自己一些压力,不然可能还没比,就在心里就认输了。其实,输也不可耻,知耻而后勇,可以更好的鞭策自己努力,总有一天会赢回来。”况且很诚恳地解释道。

    石榴怏怏道:“你既然都明白,我就不多说了。”

    况且说的是真心话,他的确认为自己输多赢少,可若是不加点赌注,就没有比试的氛围,产生不了昂扬的斗志。他只是想用这办法压榨一下自己的潜力。不管怎样,跟唐伯虎同场较艺的机会他是不会放过的。

    石榴说的有理,这不是银子的事,这句话也算是对况且的一个激励。

    至于说在一个月里有什么奇迹发生,他也认为是不可能的,绘画书法都需要功力,是用水磨工夫磨出来的,不是天才天赋能弥补的。

    近人不说,古代大师级人物,巅峰时期基本在五六十岁左右,杜甫有诗云:右军书法晚乃善,庾信文章老更成。

    右军自然就是王羲之,他的书法在青年时期也是稀松平常,非但不受重视,反而颇受鄙视,只是到了晚年,功夫才见大成。庾信则是王羲之同时代的文学家,也是到了晚年文章才闪耀出夺目光彩,照映后世万代。

    艺术这行当基本上都是大器晚成,颜真卿、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基本都是在六十岁左右创作而成,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是中年书写的,跟他的后期作品相比,则显得文笔稚嫩,功力不逮,尽管代代有人临摹,那也是由于他日后的盛名所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