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节:如是我闻 (第5/10页)
而,在听到这对佛门大不客气的评论时,释浮图是这样回答他的:‘法相或失,净土或得,愚为后戒,智启有缘,总归佛门浩荡,渡众生意耳.‘ 两人于是一笑而散,评语末至六耳. 道宏现身,满座哗然,少康诸人面现喜色的同时,也暗感不悦,怎说也好,道宏终究是三人后辈弟子,声望凌然之势,的非乐见.另一边,法相宗席上,那中年僧人‘悟明‘的眼中已快要喷出火来了. 悟明其人,乃是法相宗‘悟‘字辈群僧中最为出色的一个,向来自许必承玄奘衣钵,也是‘传珠‘一事中失望最厉的一人,一直以来,他以及附从于他的僧人都在大力鼓吹,指檀木佛珠本为法相宗圣物,绝不应该流于外宗之手,而如果道宏坚决不还的话,至少也应该改宗法相,则才能准其继承玄奘衣钵。 似乎是为法相宗着想的提案,但,当他的一名心腹弟子在无意中说露,指道宏就算归宗法相,也不能直承玄奘所传,而该依辈份投于‘悟‘字辈僧人门下时,那种用心…便实在是让人没法不去联想些别的事情。 对悟明根本就是视无睹,道宏立右掌于胸前,眼观鼻,鼻观心,心观止,飘然而入殿中,白衣荡然,一路走来,若不沾半点凡尘,直若是西天真人踏破鸿蒙而入,来这殿中一游。 (佛性宛然,佛心自守,虽不称名实念,但每步踏出,皆庄严非凡,如赞叹礼拜,俨然佛光普射,他的修为,可比传说中更加精深啊…) 再争执也好,论到佛法修为,集合在这殿中的诸僧绝没有一名平庸之辈,尤其是几名资深老僧,道宏还未走至殿心,他们已将道宏所运的法门看破。 (这个感觉,是‘净土五念门‘,怪不得有如斯庄严,但,五念门,可以这样修么?真是…) 所谓‘净土五念门‘,乃是净土宗修行法门之一种,即所谓的‘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响门‘,五门循序而进,乃是净土宗弟子念佛礼佛之途,原是心境修为,当配合专门的经书仪式而成。净土宗乃小乘佛法,讲究‘称名念佛‘,是故门下弟子皆日日‘阿弥陀佛‘不稍离口,修为较深者方可以心默诵,不着外相,但修五念门时还是需要有专门仪式佐助,而如道宏这般,不焚香捻珠,不口占佛讳,步步走来,皆如踏念门,更自然散发出赞叹礼拜诸门意蕴,却是前所之见的修法,便连少康,慧远,慈悯这‘净土三师‘也不由得心下微撼。 步到殿心,道宏微微一顿,将身子站住,却如天外忽有一声叹息幽幽响起,直钻透九天罗网,十地铁岳,不由口耳,径投至每名僧人心中。 (这是,‘本愿胜‘,他想作甚…) 发心胜,求生胜,本愿胜,功德胜,威力胜.合在一处,便是著名的‘五胜法‘,历来小乘修行,欲证菩萨诸道,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