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节 叛徒马道空 (第3/8页)
以取代三兄弟一路上所看到的资料,而很多所谓亲历的“细节”,与卡门这两天随口讲起的一些小故事相比,根本就是没有任何情报价值的猎奇。 “想要了解一些夷教的东西啊,那问老夫就算来对了。” 得意的轻敲桌面,袁天雁介绍说,三夷教其实不外乎化生于圣人之道,终归还是忠孝二途。“比如说景教吧,你们大概也去景寺看过,是不是供奉了一个死在木架子上的中年人?” 告诉三张兄弟,自己曾经就此专门考评过,这其实是景教“老吾老”的道理。 “那个中年人啊,其实就相当于我大夏的祖宗牌位。遥想当年,先人开辟不易,于是他们四时焚香,以祈平安。” “哦……原来如此啊!” (这就是现在朝廷信重的夷教专家?) 对视当中,都从别人的眼神里看到了怀疑,于是,本来留下甚长用时计划的谈话草草结束,客气的表达了“老前辈老大人”的尊重后,三人带着一肚子的鄙视,离开袁府,路上计议,觉得偌大袁府内,虽然倒也富贵气象,但除得袁天雁身侧那名武者外,再没第二人堪言。 “那家伙,便是那个叛徒马道空吧?” 适才谈话时,袁天雁只介绍说“这位是马协领。”这是地方上的军制,千五百人一校,五百人一旅,百人一协,协领如有实职,手下也有百来条汉子,巷间社里,那也足为一霸。但这人却低调的紧,绝不说话,只是含笑在一旁陪坐,偶有些茶水之事时,还趋前顾后,熟络的很,全不显出别扭,袁天雁也一幅理所当然的样子,好象浑不觉得这样驱使一名武官有何不对。 “如果是那家伙的话,不奇怪啊。你看他是个协领,但走出去,连下面的队正,也未必放他眼里的。” 马道空这个名字,在官府的层面上,知道的人颇不为少。毕竟,近年来颠乱袁州的“太平三乱”中吕大、吕光富之乱,就是终结在他手中。 所谓“太平三乱”,说来其实略不符实:第一乱的张治仔、陈七十之乱,根本就是白云菜被官逼民反,当陈七十代表太平道起事呼应时,白云菜上层甚至还表现出了极大的不信任—在他们,始终还是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心情表达至帝京,得到一个被招安的机会。一直到初乱平息,千万头颅落地,教首无空被锁拿上京,千刀万剐之后,残余教众才真正放下幻想,与太平道全面融合,继而,在吕氏兄弟的带领下,在仙游、同安诸地起事,声势最大时,曾两围武荣,震动东南。尤其是他们所打出的口号,对下层民众有极大吸引力,甚至连守城军队中,也有人为之动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