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第十节 和尚明心(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节 和尚明心(中) (第2/4页)



    “难得就难得在,他没有招牌啊。”

    光有钱是没用的,只有“有钱”同时还“够面子”的人,才能在这里订上一桌素斋,这种诱惑,对那些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的巨商们来说,简直是再对路不过。正如今天,就张元空刚才听到的,便至少还有三桌,而且其中一桌也是明心过会儿需要亲自到席上去敬一杯酒的大主顾。

    “见过韩大人。”

    身着便服的韩沙与那天完全不同,儒冠白袍,足踏木趿,三绺乌黑发亮的长髯梳的一丝不乱。似乎心情很好,他微笑着与张元空打过招呼,并介绍身后的年轻夷人给汪守节认识。

    “这是浦寿鋷,现在在跟我学诗,很有天份。”

    寒暄几句,主宾次第入席---乃在露天之中。

    “清源山风景固然出色,但在武荣周围,那也不算什么。能享今日大名,倒多得心泉浦公之力呢!”

    坐在山崖之下,旁边是布满崖面的石刻,字体雄壮,若陈兵石上。这正是清源山最著名的胜迹,《重修清源纯阳洞记》。

    “大师客气了,寿成祖先一向深慕圣贤门墙,能共此斯文,也是生平之幸。”

    “心泉浦公”也就是浦寿成,是当年那位浦寿庚的长兄,后来以夷人之身,官至知州。他们兄弟一文一武,正是浦家在武荣生根展叶的开始。传说中,清源山本有上洞纯阳仙人的遗址,但早已荒废,正是当年浦寿成概然首捐,摹资重建,才有了今日的清源洞天。

    韩沙坐在首位,之后依次是汪守节张元空浦寿鋷,明心坐陪----他也真是一号人物,妙语如珠,滔滔不绝,无论是谈天说地还是讲诗论词,总能和的入调,一桌气氛,倒有一半是他调动起来的,张元空看在眼里,也不由得暗暗佩服。

    五人说笑一时,眼看得酒过三巡,菜布五味,不知怎地便谈论到民变之事,汪守节正说道:“听说附近几郡有贼人作乱,家父颇为担忧……”时,忽地听一个洪钟般的声音大笑道:“……居然真是大人在此!”

    张元空扭头看时,却是一条八尺来高的大汉:目碧发卷,虬髯入鬓,腰间挂着一把弯刀,鞘上装饰诸色宝石,吃太阳一照,闪闪发光,便这一把刀鞘,怕不得就得几百两银子。这人手中持着一方酒觞---足有将近一升的样子,随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