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节 回头浪子周福海 (第2/8页)
实体军阀,又防止了地方驻军成为自给自足的实际上的独立王国。 不过,对于太平道这样与帝家纠缠了数千年的附骨之敌,朝廷却是另有制度:如果发现地方有太平道起事的话,郡守在上报并等到回文之前,可以兼理军政,以求速效,而现在,韩沙正是援引了这条制度,来向亦思巴奚军提出要求。 ……当然,他什么收获也不会有。 如果是在内地,在那些夏人军队中,那些油滑的老军头们或者还会想出各种不伤和气的的办法来把这种要求给化解掉,但在武荣,这些连大夏官话都还没有学好的夷人军官们,直接就把这种在他们看来可笑之极的要求顶了回去。要知道,在今日的武荣,连文武互制的制度都已形同虚设,从一开始,亦斯巴奚军便是由各大夷商出人出钱拼凑而成,之后虽然名义上转为朝廷制军,但其实,朝廷并未实际拨给军饷,一应供奉,仍由当地各大夷商联手出资。在这种情况下,韩沙能够作出的钳制,真是少得可怜。 对亦思巴奚军如嘲笑般的回应,韩沙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耐心的作着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工作,在这段时间里,诸大夷商也从起初的惊讶中恢复回来,开始慢慢猜测他的用意,分析他的叫价,并由浦寿庚这样双方都能接受的人出面,开始了艰苦的相互谈判。 “只是一个叫价罢了。” 这是目前的公论,但不得不承认,这次的发难却是占准了时机,也占正了道理,明明大家心里都知道这就是“借题发挥”,但在武荣这样一个此前数年间连续发生三次太平道起事的地方,那怕是最对立的政敌,也没人敢站出来说这是“多此一举”。 而在双方对着拉锯的同时……非常荒唐,无论是宣布说“贼在清溪洞!”的郡守府一方,还是大声咆哮着说“吾辈必能剿灭妖贼”的军方,对清溪洞本身,都似乎没有任何兴趣。除了一个怎么看怎么是草草应付的布告以外,便什么多余动作也都没作。 ……有兴趣的,好象只剩下了张元空一个人。 “总要去看看吧。” 并不是说张元空真相信那里会有张元津遇刺的线索---实际上,如果不是大家都知道韩沙一直没能得到任何武力资源作为直系部下的话,现在城中大概都会开始有人传说根本就是他自己下手搞的这次刺杀罢了。甚至,连三张兄弟也认真考虑过这种可能,当然,到最后,他们还是认为应该是另有其人,韩沙只是适逢其会,进而作出反应。 “这样作,风险太大了。我看不到有什么足够的利益,能诱使一方郡守来作这种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