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_第三十七节 夷人浦寿庚(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节 夷人浦寿庚(一) (第4/5页)

我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他本是罗刹国人,是当时国中最顶尖的象戏天才,无人能敌。”

    后来,罗刹国中生变,那人出奔到了佛国,轻轻易易便把当时佛国棋手全部打到抬头不能,之后,他便入了佛国的籍,每日里依旧只是下棋,中间佛国与罗刹国曾经兵戎相见,他也浑不在意,还曾捐资朝廷,襄助军用。

    “再后来,那佛国与旁边的黑森国相争,被打的大败亏输,国都也丢了,国王大臣流亡在外。”

    那人当时已是佛国的名流士绅,这时,又出来,归化入了黑森国的籍,依旧下棋,也作些事情,助那黑森国安靖地方。当时,黑森国攻破佛国都城,屠城十日,尸枕狼籍,那人也不以为意,还曾与几名黑森国的棋士一并去劳军。

    “再后来,佛国人反攻回来,复了国土。”

    那人因劳军、安靖诸事,无法容身,便又辞国它去,但因为之前朝秦暮楚的事情,恶了诸国,皆不许他参加厚赏棋战,也不许他过去般出入王庭,是以晚景潦倒。死后,葬在佛国,有人为他立了一块牌,极口称赞他的无双棋艺,其它事情,则是揭过不提。

    “入一方土,为一方人么?”

    在张元空看来,这人的人品确实不敢恭维,但每新入一国,便立刻以之为家,全不在乎自己出身事情,倒也是个放得下的人物。

    “是啊。”

    补充说,那人尤其难得的一点是,罗刹、佛国、黑森三国的国教各各不同,那人每至一地方,便改一次宗,换一次神,总之就是一条原则:入乡随俗,绝不自外。

    “至于另一种类型么。”

    在细讲之前,浦寿庚介绍说,自己刚才说到那人改宗拜神的事情,张元空似乎还没搞清其中的重要性。

    “在那些国家里,没有儒门的,教门就相当于儒门的地位,甚至还要高,教宗的地位,凌驾于大多数国王上面。”

    在这种情况下,那位棋手能够毫不在意的不断改换门庭,就更显得刺眼无比,实际上,多数移民的表现,是固守自己原来的信仰与风俗,拒绝被新的环境同化。

    “‘入乡随俗’,和‘关门锁户’的区别吗?那,浦公觉得,这两种类型,那种更好?”

    “我们浦家入大夏已五百年了。”

    对张元空带一点挑衅的提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