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2章 没钱用地换 (第6/6页)
直言不讳:“住宅用地要地理位置最好的,工业用地无所谓,商业用地得挑一挑,博浪的总部园区不能太偏,距离花城广场别太远。” “没了?”苏和安略有意外。 温良笑了下:“也有一点点小小需求,羊城身为一线大城市,我觉得不应该被和记黄埔当稚童耍来耍去。” “收回囤地?”苏和安一惊,“怎么会一上来就选会造成大动静的公司。” 温良不轻不重的说:“我只是提一个建议,具体要不要采纳是地方的事情。” “大舅,你应该也知道我的倾向是什么,博浪终端想要更快发展,地产这一大块是绕不过去的冲突,现在只是一个取巧的简单解决方案而已。” 苏和安沉默片刻,最后只是说:“我尽力。” 温良没再多说。 按照温良在京城提到20万亿都填不满的胃口,博浪终端与地产之间早已有了潜在冲突。 钱就那么多,如果跟前世发展一样都被裹挟到地产,再时不时吸一口,博浪还玩个叼全套基础工业产业链体系。 解决方案是复杂且繁杂的。 然而以博浪现有的体量和底蕴,搞不了大动作。 于是只能是用最简单的取巧办法:走地产的路,让地产无路可走。 即:博浪通过融资拿走地方的地块,用地块从银行抵押贷走款项,最后再通过税收反哺给地方。 可以说从源头搞定了地方没钱就卖地解决的这个流程。 而且不仅把源头给搞没,还要针对那些囤地玩家,上来就挑了最知名的Lee·加诚。 这个简单的操作,博浪获得了需要的基础研究资金,地方获得了博浪反哺的超高税收。 皆大欢喜。 至于地产商,不在这个流程的考虑范围内。 反正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商品房供应量很恐怖——否则就没有14年酝酿15年推动16年大幅施行的涨价去库存了。 当然……这个简单的操作能不能在其它城市继续复制下去,得看很多个方面。 现在只能说迈出了一小步,暂时没法判断结果的一小步。 - PS:不瞒大家,前文提到解绑地产,当时其实是没有想到解决方案的。 现在这第一个解决方案的流程写出来很简单,可操作性没法判断,只是有一定理论可行性,但,这是我掉了无数把头发才在某天洗漱的过程中忽然想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