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3章 博浪的商业并购路(下) (第5/8页)
停蹄去了隔壁津市的曙光信息拜访。 其中安排团队去拜访京城其它数家归属于IT行业的公司。 曙光信息更准确的名字是中科曙光,主营业务很广泛,包括通用服务器、高性能计算机、机房冷却设施、存储产品、网络安全产品,以及个人工作站级电脑产品等。 此前提到过,作为信息时代支撑体系的存储产品国内真正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例子是菊厂和宏杉。 其实还有曙光、浪潮等企业。 自主能力也还可以。 只是曙光、浪潮更知名的是他们的服务器产品。 所以博浪找上曙光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存储产品方面的合作,而李泽安排团队去拜访的其它公司都是主营存储产品的IT公司。 目标当然是评估实际技术能力,在博浪的标准线之上直接收购。 毕竟这些企业都是OEM厂商,大多是百十号人完成研发、技术、售后一条龙,规模很小,价值不高。 有些是所谓的自主研发。 花点钱收购其开发的软件当做参考也是能节约一部分精力。 其实与曙光之间的磋商目标也差不多是这个方向,就只是收购一些技术资料,而非产品线。 因为……博浪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的十大工厂中,有部分就是为了生产大型电子设备的,通俗的说,就是机架服务器类产品。 在存储产品发展方向上得说一句,是博浪毫无计划的部分。 工厂的规划是生产搭载基于星河指令集体系服务器芯片的通用服务器,以及高性能通用计算设备。 博浪在南沙的数据中心群二期基建早都完工了。 毕竟不用建高楼,五六层就到头了的那种架势。 不夸张的说,两个月就能完成全部建设工作,装修很简单,反正连值守办公区也是要进驻设备的,大概也不会超过两个月。 最耗时的是设备进场和调试,三班倒也得半年一年的。 现在二期90%以上的区域是空闲的,什么都没有。 一是南沙数据中心群的规划实在是很大很大,基建上都花了二十来个亿,博浪现有业务量一期就能承载下来,毕竟还有六大机房,而且海外业务有海外的机房设施承载。 一是星辰云项目组一直按照计划在推动机房硬软件自主一体化。 这方面服务器初代处理芯片也是已经走完了调试流程,具备上线基础了都,所以配合工厂的建设进展,是打算从南沙二期一步步替代起来。 至于为什么明明机房设施承载业务量级绰绰有余,博浪还跟贵州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