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6章 盐贩  (第3/3页)
朝廷入不敷出,盐税自然在涨。盐商们缴了重税买盐引,盐价自然就居高不下。    最近庆符县盐价在一斤一百四十余文上下,再加卢家、尹家一贯的伎俩,还要在其中掺上沙土,将沙土也买出高价。    我们这盐一卖,自然不会再有人买他们的盐。他们自然会来找麻烦,比如让县里科敷,将他们的盐强卖出去。”    李瑕问道:“我为何要帮他们强卖?”    “庆符县的盐税便是县官的政绩。”杜致欣笑道:“当然,李县尉不缺这点政绩。不像别的县官。”    李瑕又问道:“若这些麻烦都是我摆平的,我为何不自己贩盐、而要与邬兄合作?”    杜致欣一愣,脸上的笑意凝固住,好一会才道:“李县尉摆平的麻烦,都只是县里的小麻烦。盐税可仅是一县之事,往上还有淯井监、州府、转运司,这些才是大麻烦,都是我家东主来摆平。”    “还有呢?”    “李县尉也没有盐,不是吗?”    “井盐也不难造。”李瑕道:“凿井、汲出卤水、煎出盐。”    “哈?”杜致欣笑道:“也不是随便打一口深井就能出卤水的。”    “听说川地离河不远的石山上,大多都可以凿井取盐?”    “那是时人夸大其词了。”杜致欣道:“此事不易呐,如凿井、治井需有经验的山匠;煎盐有烧盐匠;设卤笕的有笕山匠;安火笕、置火圈有灶头;运卤的有担水匠……分工达四五十种。李县尉是清贵文官,管不来这等琐事。”    话到这里,他重新笑了起来,道:“何况,我家东主辛苦经营,到庆符卖盐,刨去本钱,一年赚得还不如给李县尉的多。”    “杜掌柜这是欺我不会做生意了。邬兄本就要贩盐到西南,多卖庆符一个县,既不用再凿井,又不用再开灶,岂能添几个本钱?”    “所以,东主与李县尉,合则两利,不是吗?”    “是啊。”李瑕道:“看来,我还是安安心心吃一份红利更舒服。”    杜致欣大喜,道:“正是如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