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8章 口信 (第1/4页)
县衙里的梆声日复一日响着,清早时韩承绪渐渐习惯在务公前捧上一杯香茗。 泡的是很便宜的茶叶,他却觉得日子愈发有盼头。 “待阿郎成了亲,巧儿也该过门了。” 韩祈安眯着眼,在图纸上标注着建城的进展,漫不经心道:“小丫头年岁还小,阿郎的意思是说不急。” “不小了。” “好在阿郎娶的是高氏郡主,能对巧儿好。早些晚些的反倒是其次。” “说来,你与巧儿她娘皆是美姿仪,小丫头却是……”韩承绪摇了摇头,苦笑不已。 韩祈安道:“长开了便好,元娘小时候也是这般。” “你又何曾见过巧儿娘小时候?” “父亲忘了?那年陵川诗会我便见过她一次,我十岁,元娘八岁,个子小小的,黑黑瘦瘦……” “以宁啊。”韩承绪叹道:“可有想过续弦?” “孩儿身子骨不好,罢了。” “身子骨慢慢养便是了。” “要不了多久蒙军还会攻蜀,又非太平时节,岂有这等心思?” “仗再打,日子总得过下去。”韩承绪未再劝儿子什么,喃喃道:“算来,阿郎的战功快要传到临安了,莫要被调离了庆符才好。” “阿郎命我给丁大全写封信……” 公房中,父子俩话到这里,县衙的小吏黄时敲门进来。 “两位先生,知县可在?” “今日有桩案子要升堂,知县已过去了。” “来了位信使,派头大得没边。” 韩祈安起身道:“我去见见他。” “韩先生。”黄时道:“那人口口声声,只要见知县。” 韩家父子对视一眼,明白了那“派头大得没边”是何意…… ~~ 方回坐在小厅里等了一会,待李瑕下了公堂过来,他也不起身,安坐如故,淡淡看着李瑕。 “见过李知县。鄙人方回,字万里,徽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