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宋_第421章 让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1章 让权 (第3/4页)

好的办法了

    两个时辰后。

    “朱安抚使积劳成疾,暂有不适,命本将暂代泸州军,尔等可有异议?”

    泸州军第五指挥第三都的都头汪大头站在自家指挥使身后, 听着帐中易士英沉稳的话语,心里并不惊讶。

    又换了一个主将。

    开了年,这已是第三位主将了。

    朝廷怎么说就怎么打,无甚好想的。

    汪大头隐隐还觉得, 眼前这易将军、李知县比朱安抚使打仗还更可靠些。

    “张都统是被俘的,朱安抚使怕是明知自己不会打仗,所以才交权了吧?”他心想道。

    果然,帐中安静了一会之后,诸将纷纷拱手道:“我等听令。”

    大家显然全都认为安抚使这位文官,不如长宁军主将更擅指挥。

    本以为这场军议就要这样波澜不惊地结束。

    不想,易士英竟是命人端上一叠功劳册,沉声道:“那好,本将今夜便来核实军中饷额,以及近日来诸位的表现。奋勇杀敌者赏;退缩不前者罚;克扣军饷者,严惩不殆”

    李瑕站在易士英身后,目光落向泸州军诸将,仔细审视着。

    这支川军称得上精锐,军纪可以说是不错。但大宋将领们中饱私囊的风气当然也有,且很多。

    这风气是从开国起便有的,太祖皇帝兵变称帝,对兵权很是忌惮,曾说过“朕选擢将校,先取其循谨能御下者,武勇次之”,表示喜欢“循善恭谨”之人。

    当时王全斌平定后蜀,加害百姓,大肆贪墨,纵情享乐,满朝文武一致请处以极刑,宋太祖却对其既往不咎。

    到了高宗朝,名将张俊克扣军饷、侵占地田,仅靠租房收入便年收钱七万余贯。家中金银堆积如山,为防止被偷,于是铸成大银球,起名“没奈何”,意为贼也推不动。

    如今的吕文德富到何等程度,李瑕也已稍有窥见。

    要控制兵权,要整合兵马,肃军纪是最快也最危险的办法。

    一方面,能把军中蛀虫尽快清除,使勇武者迅速归心。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哗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