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51节 (第2/5页)
还会再交一张汇总表。 以前,一个普通户部官员核算完的数据,你只能看见一个总数,例如全年拨款,某某总拨款,再详细,也就是细分到某某州府某某城拨款。 但陈延不一样,他几乎清楚到了各项拨款,和去年相比拨款增加或减少了多少,拨款的种类,税收的多少,税收来自于何部分,都能一一列好。 特别是之前曾由陈延小组在六月统计的淮浙省人口民生方面的数据,他们核算、整表的速度更快。 因为把这些表上交财库之前,陈延已经做过了一次汇总,现下只要把几张不同的表加在一起,就核算完了!从几本册子,到几张纸,能快多少,无须赘述! 这样的速度,让陈延小组的四人本年考核加分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儿,在官场里待着,有机会升官,谁不愿意呢?所以几人更认真了。 也就是这时,如日中天的陈延在某日下值、慢腾腾收拾自己东西的时候,几个同僚,忽然拦住了他的小马车。 陈延掀开车帘,看见他们的脸,心道,自己已经成功吊起了他们的胃口。 他心里知道这些人来找他是为了什么,但面上还是摆着疑惑:“几位不下值吗?” 有人很酸,小声讲:“比不过陈大人手底下的功夫,如今事还未办完,得办完了事再走。”他话讲完,又有人扯了一下他的袖子,今时不同往日,他们可不是来找陈延吵架的。 “今日是有事问清远。”一个较为面善的员外郎站了出来,很清切地称呼了陈延的字,“不知你可有时间?我们到里头谈谈?”一群人站在东门街,总归是不好的。 陈延记得他,这位略有些胖、身量不高但很有福相的大人就曾是年初学习计算的先锋者,也很努力,不过在尴尬期(学会了,但算的慢)速度一直没有提升,加上后来一阵有活,户部事忙,然后他的推学班受一些舆论冲击,来听的人也越来越少,他便也没来了。 虽然最后没来,但他也算个改革先锋派了,陈延尊重这些能接受新事物的人,很快下了车,叩手:“都是同僚,诸位有何问题,延必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众人回到了户部,找了个小厅坐了下来,这里很杂乱,几乎所有人都在问陈延问题。 “陈大人,你所在的小部如何事情做的那么快?是用了你先前所推的那种方法吗?” 陈延:“的确是。” 那位胖胖的徐大人提出疑问:“可当初我们上手之后的速度……” “徐大人,你想想你算盘用了多少年,这个用了多久。”陈延提出:“学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