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区 (第4/4页)
背负或手持弓箭的走在中间,最后是骡车和驴子组成的运输队伍。 从村口出去后不久就是渠堤,一条干渠在南北侧流淌而过,又向西行,最后会汇入另外的干渠,渠水会通过一条条支流,灌溉大面积的新开辟的土地。 事实上水利工程还差的远,也还好东藩这边的溪流太多,淡水资源异常的丰富,这使得水利工程相对要容易的多,就算如此,距离完成也早的很。 毕竟南安侯府的决心相当之大,现在开出来的土地,还远远不足以满足南安侯的期待和盼望。 这也是十一百户所有人都扑向荒野的最要紧的原因之一,既然人人都认为现在的生活相当不错,期待更美好的未来,那么就得努力做一些事,而不是坐在家里,等着南安侯府继续下发粮食和各种生活物资。 债务是有警戒线的,如果侯府发觉有的家庭一直在混日子,没有偿债的动力和尝试还债的努力,那么这个家庭就很有可能会被撵走。 正如徐子先在各个百户村落做的那样,杜绝混混,无赖子,地痞,以及一切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人。 徐子先的理念有些近于秦汉时,那时候游侠,无赖,不事生产者都被严酷对待。 汉时一个知县就能将全县的无赖都抓捕起来,或是关起来,或是痛打一通,或是判罚苦役,甚至割掉鼻子,斩落小腿,都是俱有可能。 要视被抓的无赖子的罪行,风评来做最终的决断,但每个被抓的人下场都不会太好。 甚至游手好闲,干犯法禁的,直接被判处弃市斩首,也是极为可能。 在市民经济更发达的大魏,其实游手好汉的闲汉人数更多,而且整体更趋于宽松和容忍。 在东藩这里,徐子先却在努力杜绝有类似的人存在。 东藩还太弱小,一切人都要努力上进,这样才有可能在几年内完全立足,并且有对外开拓的实力。 当然,一切还都要在较为温和的手段之下,并且是用正向激励来完成预期的目标。 其实每个人付出更多,做的更多,但他们反而更乐观了。 这就是正向激励的作用,不一定是时时刻刻,但一定是要方方面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