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_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岛 (第3/5页)

br>    若是将所有的丁口派在战场上,其农耕业就彻底毁了,但由于掠夺了大量的壮丁放在田间地头,彪悍的东胡将士已经几乎可以完脱离农业生产,他们用在骑射和战术训练的时间上越久,对大魏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大了。

    这一切归功于东胡人的彻辰汗,这个大汗年方四十余,年富力强,少年时就从父祖征讨大魏,几十年下来其不仅是弓马娴熟的东胡贵族骑士,也是一个相当出色的大汗。

    对内扫平异已,铲除部落会议遗留的很多麻烦和问题,将诸汗制改为诸王制,在内部设诸部,统合部族事务,其当大汗已经十余年,威信确立,几乎一言九鼎。

    胡人总会受困于内部争斗,甚至犹过于大魏朝堂,但在彻辰汗的统领下,东胡人已经解决了内争,并且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宗旨,便是伐魏,取代大魏朝堂,一统天下。

    甚至征服北虏,西羌,建立一个比汉唐还要辉煌伟大的庞大帝国,东胡贵人,数代人前仆后继,几乎都是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着。

    大魏北伐瞒不住人,东胡人也定在动员。

    双方在比拼国力,运势,军队,也包括朝堂,包括动员能力。

    东胡这样的国度,野蛮,血腥,朝争都是以杀戮而结束,越是如此,越拥有早期古典军国主义的一些特性。

    极端野蛮就是极端的员动员能力,东胡人能把境内的人饿死一半,包括异族和本族的人,只要打赢了就行。

    大魏却明显做不到这一点,这是文明和野蛮的差异,也是火器时代没有到来之前,野蛮经常能战胜文明的原因所在。

    陈道坚很是担心,眼前的压力加上大魏朝堂的侧目,而东藩即将会面临一些决定性的东西,胜负之间不仅是生死立判,还有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及空间。

    在跳上踏板,登上长堤的时候,陈道坚感觉到一阵晕眩,他感觉是自己太紧张了的原故。

    当然,也可能是太年轻,从得到消息的那一刻起,陈道坚的压力就太大了。

    从熙熙攘攘的码头工人中穿行而过,四周是海风的腥味和人身上的汗臭味道,陈道坚倒是没有什么不适,倭国那边的条件要比这里恶劣的多了。

    他从码头穿行而过,港口有工务局,早就有吏员知道陈道坚返回,陈道坚年方弱冠,但身份是司从曹右使,比判司从曹的陈佐才低半级,从官职上来说,是南安侯府体系中相当高职的一位官员。

    而且从资历上来说,陈道坚的资历也很老了,是南安侯府第一批招募的吏员,除了李仪之外,孔和,傅谦,都是和陈道坚一并进入侯府中,两年左右的时间,大家伙和南安侯徐子先一起做了很多大事,现在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