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七章 并不算好 (第3/5页)
误,层层追责,很容易对仕途造成不利的影响。 这便是公文流转制度,加上枢机房会定期进行考绩,亲民官则与百姓的信任息息相关。在军队,则是由枢机房和军法司联手考核,军官们到士兵都不能例外。 整个南安侯府逐渐被徐子先编织出一张有序而高效的大网,任何人都在网中,甚至包括徐子先自己。 效率,廉洁,公平,公正,在有些地方,只要效率,公平公正是最后被考虑的事,甚至不加考虑。而廉洁,也是相对而言,徐子先最先考虑的当然也是效率,但如果不能兼顾公正廉洁,那么高效也就毫无意义。 众人随他进了签押房,外间是披甲按刀,另外有十余个披铁甲的近侍持矟或是按刀在四周巡行。 陈道坚仔细看了一会儿,和倭国的武士相比,大魏的甲士毫无疑问要更出色的多。 武士们好勇斗狠,动辄就拔刀相向,有一些是假模假式,但大多数武士重信诺,轻生死,有些华夏先秦时的上古遗风,这也是事实。 他们能替大名们去死,甚至为了小事就剖腹,比如负责监督厨房的武士,一餐饭出了差错,大名得小心这个负责的武士为此就去剖腹。 他们在战场上当然也悍不畏死,倭人武士相当强悍,这是事实。 但他们很散漫,缺乏组织,在战场上没有正经的战阵训练,有一些大名会训练合阵,甚至很有想法,但以岛国经济和物资的现状来看,想训练一支常备的,拥有重甲和精良的兵器,并且能摆开战阵的纯粹的武士军队,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眼前的这些重甲,在倭国只有贵族才能穿戴,普通的武士最多能有一身皮甲或竹甲,那些足轻,就是百姓束伍成军,根本就没有装备,只是每人发一根长矛而已。 “君侯,”陈道坚对徐子先道:“听说中部那里炼出精铁之后,是打算在南安这里建兵器局的锻甲局?” “是的。”徐子先率先进屋,屋子是北屋,相对厢房要清凉的多,人们进来之后,侍从们半打开窗,有海风吹进屋子,阳光反而照映不进,叫人感觉更加惬意。答了一声之后,徐子先又道:“咱们现在的骑营,有三成左右的铁甲,剩下的俱是锁甲和皮甲,绵甲。将士们要得到充份防御,不能不穿多重甲胄,但穿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