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_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一章 捧刀人 (第5/6页)

r>    徐子先在烧的迷迷糊糊的时候,并未想到别的,反而是想到这件事。

    但郑成功当时已经有郑经等诸子,而徐子先却是膝下无子,且无兄弟。

    他想到一件极为可怕的事,就算这一次府军能大胜海盗,而岛上还能继续良性发展吗?那么多文官,悍将,不管是李仪还是方少群,或是秦东阳,刘益,葛家兄弟,他们能服朝廷派过来的官员吗?

    谁来接任,谁能将南安侯府这一摊子接下来?

    按宗室惯例,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国侯世家,一旦无子绝嗣,那么就是除国了事。

    而如果是掌握实权,且拥有一定基业人脉的宗室爵位,在无嗣之后,朝廷一般令宗人府挑选近支子弟去继任袭爵。

    比如徐子先,他是文宗一脉,文宗长子成宗,然后是赵王,南安侯,韩国公诸子。

    现在成宗无嗣,以赵王长子继位,就是当今崇德天子,而现在南安侯,韩国公俱无后,那么也就只能从赵王子嗣中挑一个合适的来袭爵。

    韩国公的爵位,如果不除爵的话,也应该是一体办理。

    有的时候,天子要是对某个宗族家族示好,很有可能将可以除爵的爵保留着,挑那个宗室家族的子弟去袭爵。

    虽然要降一等,比如韩国公的爵位会降为侯爵,但总比一般宗室子弟不得获封要强的多了。

    南安侯府还能袭两代,但无嗣也可以除爵。

    但一个实封万户,没有兄弟抢夺财富的国侯家族,可想而知天子会怎么做,赵王又会怎么做。

    将徐子文,或是赵王另外某个儿子,过继给徐应宾当儿子,等若徐子先的兄弟辈,然后将来生下儿子,兼祧徐子先,不使其断了香火,一般本朝袭爵就是如此做法。

    徐子文持天子诏,奉命带数百牙将,几十万贯钱来东藩,昌文侯府已经扔了百万贯在这里,当然不会放弃,只能选择和赵王府合作。

    徐子先留下的基业,政治版图,将部被赵王一脉一口吞下,而且顺理成章,任何人都说不出什么不妥来。

    过继兼祧,原本就是宗族最常见的做法,如果感觉资产被侵夺,谁又叫你没生下儿子来的?

    徐子先心中五味杂陈,简直难以自安,如果自己真的死了,似乎死去万事皆空。什么东胡,什么过继,这些事都很不与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