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_第四百一十七章 献策开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七章 献策开府 (第5/7页)

,对朝廷掌控地方极为不利。时势易转,太祖开国时将地方兵权只留厢军,财权交付三司,地方余留的财权不多。而至今时今世,地方开征杂税极多,渐有财力养兵,若地方官员有不轨之心,极易自立。所以此前朝廷不允开府,自有道理,现在允许宗室开府,乃是根据时世转变而不得不行之举……殿下,天子会被说动的。”

    赵王真的心动了,这一条路,老实说他压根没有想到过。

    开府是本朝立国时有过的权力,其实在南北朝时,大将从普通的帐内督将,到仪同,再到开府,然后才能任刺史,或升大将军,总管一路府军。

    再上去就是柱国,国之重臣,唐时或大唐之前,地方的军政权力是完下放,因为战事激烈,经常有焦灼一年甚至几年的激战。从长安或晋阳,命令在河南或襄阳等地的将领如何做战,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

    武将获开府权,自己征集佐吏,配将,自己蓄养武士为亲将,然后自己组建军队,征召良家子和代北骑士入府,征集战马,组成一支有实力征战的军队,这是当时的常态。

    正因如此,当时的天下征战不休,东西南北俱有良将出世,战事的激烈程度,战术战役的水平,远非后世可以想象。

    大魏朝廷以燕京为京师,等若是天子守备边防,这使得北方的统筹防御中心就在京师,也就是在天子和两府手中,给军镇边帅开府之权也就无此必要了。

    而此时时势变化,东南不似开国时和大魏中期时那般太平,动辄有几万人的海盗来袭,赵王要求开府,名正言顺,理所应当。

    以亲王,天子生父开府,造反的可能性当然也是没有,天子那关容易过,两府也说的通。

    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赵王没有威望,没有军功,没有在军事上说的过去的功绩。

    如果一定要在福建路挑个开府重臣,其实徐子先才是更合适的人选。

    但天子和两府都不可能挑徐子先,最少在目前绝不可能。

    相比之下,赵王通过的可能性大的多,如果赵王获开府权,将获得对福建路法理上的最高统驭权,当然不能和朝廷的律令和两府的直接指令对抗,但在日常的军务,行政,人事等诸多方面,赵王都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若是这般,当然能统合福建路的力与南安侯府对抗,双方最少是不上不下,甚至还是赵王略占优势的局面。

    赵王沉吟片刻,说道:“这当然是可以试一试,不过,此事不是由我或是官家说了算,得看北伐之役的结果如何。”

    李谷微微点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天子对北伐之事倾注了一切,大半的财力,北方的部兵力和民力,如果这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