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寻秦记开始_第二百八十七章 阳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阳谋 (第3/4页)

战国时期的教育事业,因为提倡有教无类的圣人孔子的出现,却并没有被贵族垄断,各国民间儒家开办的私学星罗棋布、数不胜数,而齐国的稷下学宫,则不仅仅是春秋战国教育事业的顶峰,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因为稷下学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进去听课,齐国国都的平民百姓当中,读过书、识过字的绝对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国都的百姓!

    当然秦国百姓的教育普及率绝对是垫底的。

    临淄城的百姓的眼界,也绝不是其他那些遭受愚民政策的国家的百姓可以媲美的!便是街上的贩夫走卒,或是临淄周边乡村里的村妇农夫,他们当中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两名自己或者亲戚的孩子在稷下学习或者结业!

    临淄这座千年古都的文化氛围可以说是非常浓厚的,即便大多数底层谋生活的老百姓们仍旧不识字,但他们却见惯了读书人,他们也熟悉读书人的样子,他们并不会像其他国家的百姓那样,认为知识是多么的遥不可及!

    正是因为稷下学宫的存在,让在场的所有的百姓们都可以切实地看到科举制带给他们的巨大希望!

    哪怕这一代没有希望,父母也可以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啊!

    陆云舟甚至相信,当科举制由官方宣布正式实施的那一刻开始,稷下学宫的门槛绝对要被狂热的百姓们踏破。

    可以这么说,科举制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改进了官僚选拔的方式,对教育产业的繁荣发展更是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朝为田舍郎,暮登齐王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所有人都开始齐声高呼了起来,层层叠叠的声浪以探月居为中心,如怒涛般彻底席卷了整个小临淄,又以小临淄为中心,向临淄城的每一个角落扑去!

    这一日,不仅仅是科举制和科举诗火遍了整个临淄城,很快,今日大朝之上发生的一幕幕也传到了民间,百姓们都开始津津乐道地讨论起了大朝之上发生的戏剧性的辩论争斗。

    淳于仪、田平、邹征此流,在百姓的口中成为了彻底的反派恶人,被声讨的对象,而陆云舟则成为了正义的化身,勇于替全天下落魄士子谋福利的英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