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二章 赐官三老(第二章) (第4/5页)
力增强并不多,但能为朝廷掌握、应用的却多了许多。 这就是官职改革最大的好处之一。 秦王政十五年六月,安静几年的帝子受,又开始了大动作。 朝会大殿之中。 听完那番带着不容置疑语气的话,百官都已经皱眉思索起来。 封三老为八品官员,封亭长为从八品官员,封里长为九品官员,封一些乡里的小吏为从九品官员。 大部分官员都是眉头一皱,有必要吗? 这样一来,朝廷岂不是又要增加很多负担? 我大秦三老管理的一向都很不错,非常配合朝廷,完全没有必要啊! 只有少数一些官员精神大震,大王安静数年,再次出手了! 这一次出手,竟是要掌握大秦所有地方! 在大秦,或者说全天下中,县之下是乡,都是三老在管理。 三老不是官职,而是当地德高望重之人担任。 乡之下是亭,亭之下是里。 亭长、里长同样不是官。 而一旦给三老、亭长、里长他们赐予官位,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就可以轮换、直接任命等等等等。 大秦中央就会管理到每一个乡、亭、里。 怪不得! 九品十八阶中,最小的县吏也是八品。 剩下的从八品、九品、从九品,看来都是大王早就谋划好,给三老他们的。 但他们中也有不少人是那种想法。 有必要吗? 大秦三老管理的很好,全天下众国之中,就属秦国三老最为配合朝廷。 这其实也是相当于管理到每一个乡、亭里。 又何必再亲自去插手。 麻烦不说,朝廷负担更重了。 按照朝廷新出的俸禄,八品九品俸禄是不多,但他们数量多啊。 大秦四百来个县,乡有近五千个。 亭、里更不用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