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_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4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49节 (第2/4页)

后出省遇到体量更加庞大的连锁超市的话……

    先不说现在谈这个为时尚早。

    就算是不早。

    外头的合营连锁超市不说,行业龙头肯定是外国早早就开始做的像是沃尔玛之类的大型连锁超市。

    国内刚开始改革开放的几年还会搞一些保护本地企业、国内企业的政策。

    也对国外进军国内市场的企业进行了或多或少的限制。

    但这肯定不是长久的事情。

    时间一长限制肯定要取消的,否则怎么叫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呢?

    一旦限制外国企业的政策取消了,那就是大家手底下见真章的时候了。

    施向南是甘省人,李小明也是甘省的。

    他们两个干的都是本地企业。

    肯定是要联合起来对付外来企业的。

    否则人家有着领先几十、甚至上百年的经验,各种高端管理人才和经验教训,国内才刚刚开始起步的同行业拿什么跟人比?

    更何况施向南做的这个食品行业。

    真正说起来其实并没有什么很高的技术含量可言。

    她怎么能保证外国没有加工差不多的瓜子、花生这些零食?

    如果有的话,国外也同样有很多适合大面积种植葵花籽的地方。

    人家可不受国内原材料不足这个限制。

    肯定也是能够大量供货的。

    外国的大型连锁超市进军国内市场的时候,不管是因为政策还是因为什么,他们早就已经谈好了大的供应商、拿到了最优惠的进货价。

    因此打价格战人家也是一点不虚的。

    施向南要想供货给已经有了供货商的外国品牌连锁超市的话,肯定就要跟其它供货商竞争了。

    如果西施食品厂处在了被挑选的地位上,那么压货款等等一系列操作就是可以预见的了。

    而施向南目前不接受这一点。

    她是从十几年后回来的,本身又是做生意的人,关注这方面的消息比较多,很清楚后来许多民族企业被慢慢拖跨、最后倒闭、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原因。

    她肯定不能明知故犯、自寻死路。

    要避开那些看得见看不见的坑,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