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陆九章 再论经济发展 (第3/5页)
着说:「客家小炒做法也很多种,其实就是台湾客家人因为节省,炒剩菜转变而来;有点像是回锅肉这道菜。台湾的闽南人把剩菜叫菜尾,所以他们后来也有一道菜尾汤或叫菜尾羹的料理。就是节俭的表现啦!客家小炒,我们的做法是发泡魷鱼,但不要泡太开,要有点咬劲最好,在搭配炒的焦乾的豆干,和肉丝,与切断的芹菜、葱段一起大火快炒,起锅前加点酱油呛锅。客家人就会说:『这样粉香粉好吃!』」王绍屏学了一点点变形的客家腔,又把大家逗乐了。 说笑完了之后,离饭点还有点时间,宾主在客厅依次落坐,冯玉祥就开门见山地问起那天王绍屏讲的王家经验:「照台生那天说的经济发展三步骤,我一直有个问题,现在世界景气大萧条要帮洋人代工有这么容易吗?」 王绍屏摇摇头;「冯老,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现在的萧条原因有二,一是投机过热,二是生產过剩。」 「什么叫投机过热?什么又是生產过剩?」冯玉祥倒是非常虚心,连韩復榘、林蔚也很感兴趣,大家专心望着王绍屏。 「在此之前,先得讲讲景气循环,其实大萧条不是只有一次,近代有纪录的就有1841年英国工业萧条,1911年美国股灾和这次经济大恐慌,这都和投机过热与生產过剩有关,不过最后是影响到人们的信心,才会导致经济萧条。我简单一点说,生產过剩就是因为生意好,大家都竞相生產一样的东西,导致市场同样產品过剩,那么解决方法有二,一是找到新市场,二是找到新產品;1841年是英国找到新市场,那就是中国,同时也找到新產品,那就是鸦片;所以英国很快就解决了经济萧条的问题。 1911年,市场已经不好找了,新產品也没出现,所以最后欧战爆发才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多馀的失业人口都打仗打死了,过剩的生產转向支持战争,所以问题也解决了。只是对欧洲来说,代价有点高;但对美国来说,还是挺划算的。 所以战后美国经济就逐渐取代欧洲,但随着生產技术进步,生產的速度变快,却还没有重大的產品创新,很快地又產品过剩,市场消化不了,所以当信心一崩溃,景气就跌落谷底。 这就是景气循环的过程,新產品带动需求,比方蒸汽机被内燃机取代,许多内燃机產品就会带动景气开始发热,但当市场无法再消费,那么危机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