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时空逆流_第捌六章 元宵节前夕的肥水之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捌六章 元宵节前夕的肥水之战 (第3/6页)

哥俱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林大哥以后飞黄腾达,莫要忘了提携王家一把就是。」小咪很得体地巧巧送上一顶高帽。

    就在梁、白二人说要往医院探望蒋百里之时,王志平匆匆忙忙走了进来,在王绍屏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王绍屏忽然大怒,拍了一下桌子:「这是欺我是个商人吗?反击!出动镇暴部队!」

    眾人纷纷询问发生什么事,这才知道有暴徒袭击了泰安人才招募站,几名工作人员被砸伤。由于是必须和普通人沟通的单位,招募站的人手都是生化人,防护力较弱。

    杨钧一听王绍屏要暴力反击,立刻出言阻止:「台生,万万不可。这不过是乡村愚夫愚妇遭人煽动,我们初来乍到,如果暴力相向,未来在山东乡亲之间将失去根基。」

    王绍屏第一次拒绝了师父的建议:「师父放心。我们使用的是非致命武器,就是把他们驱走,不会伤了任何人的性命。」

    杨钧松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但是又不放心的问道:「什么是非致命武器?」

    王绍屏得意洋洋的说:「水肥车!」

    「什么?」眾人皆是譁然。只有喜欢搞怪的曾昭吉还边笑着说:「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这是王绍屏看了廿一世纪初期某补习班歷史老师上课讲的笑话之后,想要具体实验这个歷史老师所讲的内容是否生效。从廿世纪到廿一世纪中叶,两岸同时把科举的概念扩大到升学上。本来念书是一种自我投资,学校选拔自己想要的学生的一种事情,结果被戴上教育资源有限,必须讲求公平的大帽子,以至于广大的学子,得仿效古人参加科举之前的苦读才能进学,真是千军万马独木桥,錙銖必较多一分。

    于是民间轰轰烈烈產生了课后辅导的这个行业,在台湾称为文理升学补习班,在大陆称为文理培训学校。谁说我们的教育资源不够?君不见这些民间这些机构皆是财大气粗?不是资源不够,是投入重复教育太多,教育资源都浪费在考试上。如果多多开放私立学校,把这些资源投入不同的教育模式,那么在面对廿一世纪初期创新的挑战,两岸也不会如此在欧美后面岌岌追赶了。

    话说这名歷史教师他当时提出一个「创新」的镇压观点:「用机关枪、坦克?那只会製造革命烈士,以及创造让后进前仆后继的英雄;用镇暴水车喷射水柱?那是帮穷学生洗澡,省水费!我认为最有效的是出动喷射水肥车!你们想想看屎尿齐飞,臭气熏天,谁还敢站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