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壹一零章 回到山东 (第4/5页)
大连调查九一八事变始末。之后派驻天津的日本中国驻屯军宪兵队,随即闯入位于法租界花园路10号庄乐峰先生的家中,试图绑架他。身为好友的张伯苓闻讯之后,带领着天津社会贤达赶到,才吓退了猖狂的日本人,加上日军在热河失利,日本人在天津才有所收敛。但担心庄乐峰后续安危的张伯苓,还是找了个藉口瞒着个性刚直的庄乐峰,假意要他筹办研讨会,但实际上是让他来到山东避避风头。王绍屏十分乐于帮这个忙,于是就让庄乐峰担任研讨会的副总召集人,留在山东协助总召张伯苓筹办会议。 第二个客人是南开大学1926年停办的矿科的前主任,也同时曾是矿业大亨李组绅,他听说王绍屏有志于创办大学,因为他念念不忘中国矿业人才培养,但苦于南开经费不足,自己的财力不继,于是来找王绍屏商量,是否在王绍屏新开的大学里也开设矿科,或是游说王绍屏能赞助南大学开矿科重新招生。 第三位是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饶毓泰,他是南开大学物理系的创始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后来1937年首届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去年才刚完成了《论銣和銫的基本线系的二次斯塔克效应》的论文,大大丰富了当时新兴的量子力学成果。他听张伯苓说王绍屏对理工科系非常感兴趣,而且想开设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有感于国内物理实验室的匱乏,于是他跟着张伯苓来到山东,希望能游说王绍屏在他的新大学里建设一座世界级的物理实验室。 第四位则是爱国实业家赵雁秋,他在南开大学化工系支持下创办了天津利中制酸厂,化工系主张克忠,和系上张洪沅、蒋子瞻两位教授,三人在极为克难的情况下,研究如何能在最短时间内建设一座日產3吨的制酸厂。听张伯苓说王绍屏有许多专利,于是四人一起来碰碰运气。尤其赵雁秋和王绍屏还有点渊源,他的第一笔创业基金还是透过关係找到前线将领宋哲元、商震和万福麟投资的,算是和东北、西北军能攀上关係。 虽然王绍屏不是散财童子,也不是有求必应的土地公,但秉持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精神,他一一允诺教育界的要求,也和赵雁秋签订合作合约,除了给予技术与资金的支持外,并在自己即将新设的「全球智库大学」建立的化工实验室建设好之后,进一步提供技术研发的环境。 安排张伯苓等人去休息后,王志平则带着另一群人近来拜访王绍屏。这次是留在山东研究尼龙纤维的杨公庶。他的父亲杨度和教育家马君武曾是熟识,虽然说不上关係有多好。但自从张伯苓广发英雄帖,邀请各界专家学者、各大学教授来参与比较教育研讨会之后,许多经费拮据的大学校长、创办人无不想着如何能攀上王绍屏这个财神,为自己的学校募款,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就是其中之一。于是他找上了杨公庶,希望他能引荐。 马君武带着自己学校重量级学者,包含数学泰斗段子燮、机械专家曹继贤、土木系教授王廷相、物理学者潘祖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