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壹一六章 时空管制局? (第2/6页)
的杨钧,一开口却是反对自己师弟的观点:「昭吉,我认为恰好相反,目前台生的锋头已经太盛;之前还能把阻挡日本的功劳分薄出去,让给东北军、航空队,如果我们连出访都能顺手攻击日本,你认为国内这些傢伙是会吓到呢?还是会想趁着台生不在,赶紧出手?」然后环顾四周当过军阀的长辈团成员,几乎每个人都点点头,对抓紧时间动手这个说法投了赞成票。 王绍屏本来是想对日本的靖国神社发动一场袭击,甚至还想绕道去海参威警告一下苏联。现在看来,自己的想法还是太幼稚。「真是孔子说的没错,『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顓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中国的问题不单单是外敌,国内各种势力杂沓,才是真正的忧患啊!好吧!我们就按兵不动,再观察观察吧。」王绍屏一锤定音,结束了这场讨论,放弃对日、苏的报復行动。也还好他放弃了这样的衝动行为,让真正有能力对付他的敌人,为了继续掩蔽行踪,也没有在中国境内採取更激烈的行动。算是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了。 在王绍屏没有进一步的行动下,日本提早在2月21日恢復了中日和谈。除了坚持不赔款,撤军和放弃租界分两年执行外,几乎全盘接受了国府的要求。而在苏、德两国的斡旋之下,国府在请示委员长之后,最终也同意了日本这三项坚持,但附带要求日本停止承认并支持满洲国,并撤回满洲偽军里的日本军事顾问,要求日本人不能担任满洲国官员。日本人对于这项附带要求,做的更彻底,乾脆把满洲国整个小政府暂时迁往朝鲜,但却绝口不提承认与否的问题。 谈判结果的消息传到盛京,引起了满洲国皇帝溥仪和大小官员的不安与不满。溥仪招来刚刚赴任的关东军司令兼日本驻满州国大使菱刈隆询问日本的态度,溥仪问菱刈隆说:「大日本帝国是打算放弃满洲国了吗?」菱刈隆面带不屑,用傲慢的口气答道:「帝国目前需要一段时间蜇伏,而贵国必须配合帝国行动来行事。暂时先流亡到朝鲜,等二年后再重新回来復国。」溥仪对于日本连告知都没有,就打算自行其是,异常不满,于是不高兴的说:「朕不是贵国的魁儡!」菱刈隆笑着说:「一直都是!」有备而来的菱刈隆随即命令日本卫队进入溥仪行宫,强令满洲国皇室与大小官员迁往朝鲜平壤。 看似东北的事情告一段落了,实际上日军依然牢牢地控制着东三省。随着中日和谈的南京条约曝光,举国陷入欢腾的气氛。但日军并未开始撤离东北和租界,这种兴奋的情绪在三天后开始冷却,并且又被有心人士刻意挑起,散佈「中日共同唱双簧,根本没有收回租界、东三省的协议」的流言,因而形成另一波示威游行的开始。这波新的示威,让回到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