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时空逆流_第壹二三章 黄金争夺战之各国筹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壹二三章 黄金争夺战之各国筹划 (第2/5页)

会上所宣称的,全部都是他动员的呢?拉斯普丁的「几个大国」,其实只有苏联和德国,根本不包含日本,因为他根本瞧不起日本的实力,不认为这个号称亚洲的强国能在这件事上掺一脚。不过即便是苏、德,他也还没完全控制这两个国家,严格说起来,他不过是拥有某些情报,搭搭两国行动的顺风车罢了。不过他如果不这么说,他担心根本无法震摄住光明会,毕竟他的五芒星闪耀小组织还无法完全掌握光明会。

    而且事实上,当第二天他亲手干掉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容克贵族长老逝世的消息见报,熟知内情的光明会成员不是甘心臣服在拉斯普丁麾下,而是分崩离析,不愿意再参加由五芒星闪耀主导的光明会会议,而在瑞士日内瓦另立中央和伦敦打对台,当然关係更加疏远的共济会成员则是避之惟恐不及。所以五芒星闪耀即使收拢了一些势力,但仍无法独自翘动王绍屏的布局;只能透过拉斯普丁在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发挥局部优势,提供部分金援,或在金融市场趁势狙击王绍屏。

    当全世界都知道罗斯福即将弄到一千吨黄金,哪个国家不心动,但是动心是一回事,能化为行动才有机会;而且得在两天内行动,没有阿汤哥的本事还真无法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其他弱国就不用提了,比如当时的中国之类的…,嗯!真的不用提。列强可以排除英法等民主国家,因为这种保证毁灭国家形象的暗黑行动,当时的民主国家还真难保密到家,尤其是英法的议会和报业,比南京还像筛子。

    很多人都用后世的角度去看待二战前夕的英法,批评绥靖政策。但这不仅低估了大萧条的威力,更高估了英法在民选政治制度上的稳固政权的能力。大萧条开始,法国一年就连换了五任总理,后面还要继续换,这样脆弱的内阁,有点风吹草动,就足以垮台,以达拉第的优柔寡断,他怎么肯冒险?英国也不遑多让,即便英皇多次出面维护首相麦克唐纳,内阁仍不断改组。

    尤其出身工党的英国首相麦克唐纳针对大萧条开出的药方政策,弄到工党最后都不支持,还开除他;得由国王乔治五世打破宪法规定,出面为他保驾护航,甚至亲自帮他争取保守党和自由党的支持,才破天荒採取没有政党主导的联合执政方式,亦即所谓「国民内阁」的名义勉强执政。这个现象一直延续到主导绥靖政策的张伯伦,只是那时的国王换成电影王者之声里的口给国王乔治六世罢了。张伯伦的联合政府内阁仍被称作「国民内阁」,只是前面加上「第四次」,称为第四次国民内阁。可见英国在二战之前地政局多么诡譎,政权多么脆弱,所以麦克唐纳怎么敢去尝试这种洩密就垮台的秘密行动?

    因此,唯有极权国家敢干这种暗黑行动,对他们来说这真是驾轻就熟,完全没有心里障碍。尤其是1924年就执政的史达林,只要能延续他的政权,怎么无耻怎么来。一千吨黄金对当前已经穷到用粮食换工业设备而引起大饥荒的苏联来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