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壹九四章 巡视领地 (第7/8页)
行的杀一批,只是赌气的送条船,让他们自己回日本去。虽然整个时间耗时较久,但大约两个礼拜,局势也慢慢稳定下来。 留下吴佩孚坐镇,七表哥陈和平也从老家赶来,两人协力继续巧计分化北海道,一方面等国府送第一批移民过来,那么北海道问题就真正解决。 王绍屏没有等到最后,大约过一个礼拜,六月十九日,他就啟程前往东西伯利亚。他能这么晚到的原因,是因为五堂哥王绍雄早在六月九日就抵达伊尔库次克前线,并在他努力下,首先稳定了前线的局势。然后他又赶往伯力、海参崴稳住当地的华人力量。他没用多少武力震摄,大部分都是选用当地仕绅,出来稳定局面,并许诺尽快成立议会,并恢復生產及承诺加大地方建设。也就是一手官帽子,一手钱袋子,暂时让情况稳定下来。 王绍屏抵达海参崴,王绍雄正好在这,在他简报之后,段祺瑞提出他的看法:「目前整个东西伯利亚佔领地的主要城市位置,除了海港之外,几乎是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和中俄边境沿线发展起来的。所以我们可以分开四个部分来治理,一是贝加尔湖前线地区,这个部分仍须军管;二是原中俄边境,这些地方,除了少数和蒙古接壤,大多数都和东北交通。所以要分开处理,不过在中国政府收回这两处统治权之前,部分军管似乎很难完全避免,但和前线不同,这里的商业贸易不能完全停顿,甚至这里是经济渗透蒙古和东北两地的前哨;三是西伯利亚铁路沿线地区,这里可以直接由文人政府管理;最后就是海港,东西伯利亚矿藏和农林业资源都相当丰富,可以作为其他领地的资源补充,所以商港建设就十分重要。军港之外,港口倒是可以积极发展为各领地之间的转运枢纽。」 段祺瑞不愧是当过总理的傢伙,在别人眼中乱成一锅粥的事情,到了他的手上,他就能分析的头头是道,条理分明。所以当初他当总理的时候,实在是中国底子太薄,加上他实在心高气傲,很难低下头和人合作,所以最后才会两次悲惨下台。 王绍雄很开心有段祺瑞如此德高望重的前辈来主持大局,自认还要多学习的他,自然而然退居一旁,儼然变成一名好学生。一老一少搭挡,倒是很快将东西伯利亚局势弄得更加稳定,各项建设也逐步开展。 间下来的王绍屏一会儿不知该做什么才好,倒是黄潮生鄙视地讽刺他:「你一直都很间好吧?琉球有曹老,北海道忙的是吴老和七表哥,现在到了东西伯利亚,你又把事情丢给堂哥和段老,你说,你何时忙过?在台湾不是吃大餐,就是洗温泉,打那一架,也没看你出手。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