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贰一五章 齐聚一堂的海归派 (第2/8页)
陆战队未来地另一名颇负盛名的军长。 还有一位张毅在西点因为英语和歷史不及格在1933年被淘汰,但他随后转入维吉尼亚军事学院,于1935年从该校毕业。不屈不饶的他,也没被王绍屏遗忘,一毕业就受邀到满庄军事学院任教,后来成为伞兵战功显赫的一名军长。 这都是后续发展,现在再回到营口这间会议室的成员身上,他们也都各有不凡的经歷与专长。这群人当中年纪最大的莫过于陈廷甲,他于1904年入学维吉尼亚军校时,1875出生的他,已经卅岁了。 话说陈廷甲并不是服务于税警总团,但他和温应星既是维吉尼亚同学,又一起转入西点军校,而且还和美国名将巴顿在西点同届,都在1909年毕业。巴顿是45名毕业,温应星是85名,陈廷甲可能年纪太大,居于全届的末位,但好歹还是顺利准时毕业。一起毕业的巴顿还是因为留级,才跟他们当同学的,他一个被受歧视地华人,真没差人家多少。 温、陈两人私交一直很好,所以温应星在满庄适应一段时间后,就把曾任东北中东铁路警务总处少将顾问,时任国府财政部少将顾问的陈廷甲拉来帮忙。温应星虽然抹不开宋子文的私人情谊,曾一度想离开满庄回南京任职,但最后宋子文告诉他,可以待在王家发展。他才放心地留在满庄担任战争学院的副校长,代替王绍屏培养各阶层军官。而陈廷甲则担任教务长,负责课程规划和招揽师资的工作,不过他自从接触了空骑营的特种作战,一下子就沉迷进去了,自己还把王绍屏提供的教材读通,兼了一门课程在教授。不过因为他比温应星大了12岁,时年已经58了,负责军事训练的夫人团一直不敢让他真的上战场。 不过这次机器人全数退出第一线战场的决定,让原本指挥空骑一旅的王倚伊(再度出现的编号名)和他手下的机器战士全部得离开部队,夫人团花了很大心力,才用满庄土匪军,外加新生產的生化战士,再补上后来抓捕的满州国偽军,经过训练仓紧急培训后,凑满两个空骑师。在缺乏高阶将领的情况下,只好用医疗仓把陈廷甲身体弄年轻一点,再赶鸭子上架似的让他上场,担任空骑师…应该说半个空骑军的司令。现在最完整,有四个师,在自由联盟能称得上「军」的只有孙立人的陆战队。 温应星则在战争学院专门琢磨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这可能和他在西点研究军事工程学成绩优异获得全年级第二名这件事有点关係。因为需要三军协同作战的通常就是登陆战,而登陆战最优先的一件事就是破坏敌人防御工事。旅顺在日俄战争期间就以工事坚固着称,经过日本人这么多年的不断加固、建设,一定比当年还坚不可摧。所以这次营口战役就先让他来练练手,统领三军试试看。虽然营口的守备队不过一个步兵联队,但是温应星的指挥的确可圈可点,让三军的损失降到最低,目前只有两名士兵阵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