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食全食美 第20节  (第3/4页)
极好,我就着那个,竟比昨多吃了半碗粥。”    郑平安听着也高兴,“爱吃就好,也不值什么,明儿打发他们继续买就是了。”    正埋头盘账的郑如意就笑,“二弟的孝心比我强。”    郑平安连连摆手,“大哥快别说,羞煞我了。”    他自己什么样子心里有数,不过家人不计较罢了。    见他们兄友弟恭,郑义老怀大慰,这才问:“是哪家酒楼的菜?”    郑平安说:“是个开了没几日的小摊,平时卖大碗菜的,好像昨儿才开始卖这个。”    “小摊?”郑义愣了,“那掌勺的是谁?”    郑平安的表情就更微妙了,“好像是个十来岁的小丫头。”    郑义:“……胡说八道!”    郑平安:“……”    他立刻发动了终极绝技:    扭头喊娘。    老太太立刻拉下脸来,搂着儿子冲丈夫喝道:“少把外头那副做派带到家里来,冷不丁起什么高声?”    郑义:“……”    都是给你惯坏的!    郑如意噗嗤一声,见老爹望过来,忙低头做忙碌状。    郑义倒不是平白问这些,他有用处。    这怎么可能是一个十二岁的姑娘做的呢?    照他这么多年吃遍大江南北的经验来看,掌勺的人没有一二十年灶间的功夫决做不出这个味儿。    郑平安虽大事上不成,人却机灵,见状想了一回,“我记得爹前几日还说下月家里要来贵客,只菜单子一直不中意,可是为了那事?”    郑如意一听,顾不上装忙,“呀,确实。”    城里有座县学,内中人数上千,每年光是固定的学子服便要四套,再有棉袍。    另有各处先生们,单的一年八套,棉的三套。    除此之外,各处床帐、帷幔、鞋袜、枕套子等等,自不必说,哪里用不着布呢?    郑义一直想把这供应揽下,奈何之前那位县学学院的院长有个亲戚便是卖布的,外人无法插手。    幸运的是,今夏那院长因病请辞,已经告老回乡去了,原本的布匹供应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