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食全食美 第86节  (第2/4页)
做买卖的最迷信,“关门”不能说“关门”,不吉利,要说“收”。    从外向内划拉的动作,寓意聚财。    “嗯。”师雁行点点头,取过门板开始一块块拼接。    这时候的商铺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外墙,除了两侧几条必备的根基木桩外,正对街道的一面“墙”其实都是活动的。    营业时拆下,增加光照和出入面积,收工时再按上。    看着门板一条条重归老位置,师雁行脑海中已经浮现出答案:    异地为官!    律法明文规定:“官员任职需规避原籍。”    也就是说,郑平安得去外地!    不做官的时候,你是五公县人人奉承的小官人,可若真一只脚迈进官场,且不说什么官大一级压死人,你就得接受各种规则束缚,反而不能如之前那般肆意了。    买没实权的官,还不如不买。    买有实权的官,先就不知要干掉多少明里暗里的竞争者,树敌无数,人家又知道你银子铺路的名不正言不顺,可不就是肥羊挤进狼群?平白给人送了人质和把柄。    郑平安没有功名,到死都不可能七品以上……    说白了,回报远比不上投入。    但如果留在五公县本地呢?    县衙领导班子隔几年换一次,但下面的“吏员”不会!    放眼全国,江南富贵繁华之所比比皆是,五公县实在排不上号,会到这里做县令的,大概率没什么后台。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新官上任,想尽快搞出政绩,就必须下面的“吏员”和地方乡绅配合……    师雁行觉得自己摸到了真相的一角。    郑义想押宝。    原则上,地方官三年一任,任期满后入京述职,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分配。    但实际上,地方民情复杂、诸事繁杂,光上手就得许久,做满三年就走的情况并不多。    五公县的现任父母官来此地已经快三年了,述职的折子倒是上了,可一点儿调动的消息都没有。    不能升官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政绩不够亮眼,可能是运气不佳,也可能是……没打开门路。    从之前师雁行去拜见孙县丞之母的情况来看,郑义一直都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