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71节  (第3/4页)
    未雨绸缪,为谋士之所为。    夏镇,张华令人建造五级文化建筑——县学。    张华设立两个县,夏镇所在的山谷为夏县,人口五万,石村所在的山谷为石县,人口三万。    各县设立县学,人口上千的大村设立乡学,以教化万民。    张华领地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南唐后主李煜在县学供职,出任夏县教谕。    杜牧出任石县县令,兼任石县教谕。    还有一座特殊的建筑正在建造。    “公子,这座建筑有何用途?”    花木兰眨了眨眼睛,好奇地向张华询问。    她发现张华似乎颇为关注这座建筑的进度。    张华尴尬道:“咳咳咳……这是青楼……”    花木兰脸颊一下子变得滚烫,不安地把玩发梢:“公子,我听说那不是什么干净的地方,如果有需要,可以……”    第八十八章 有女柳如是    “木兰姐姐,镇里多了一座奇怪的建筑,我们去看看好不好?”    孙尚香突然闯进来,打断了花木兰的话。    “那不是什么好地方。”    花木兰脸颊发烫,赶紧带着孙尚香离开。    孙尚香年纪还小啊。    张华无奈,他令人建造青楼,主要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另外解决领地内艺伎、名伶的就业问题。    在乱世,招兵买马需要金银粮草,越多越好。    张华规定夏镇青楼为风雅场所,设立清倌人,不设红倌人,开展歌舞选秀。    没人比来自后世的张华更懂选秀。    南唐后主李煜、晚唐诗人杜牧,这些估计都是流连青楼的才子。    张华发放给他们的俸禄,又通过青楼的税收流入县衙。    这几乎是永动机啊。    夏镇的青楼竣工,专门招收才女,必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卖艺不卖身,世家子弟往往要一掷千金,才能一亲芳泽。    夏镇确实有来自历朝历代的艺伎、名伶,她们不会其他手段谋生,青楼招收清倌人,倒是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