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四六三 我们不是 (第1/6页)
乾符十六年,秋,宋州。 当时间进入七月,也就意味着国战进入了第五个年头,齐军在各地的反攻也陆续进行快满一年。 从新近收复的北部县邑回到宋州州城,赵玉洁坐在马车里,正闭目养神想着各处局势,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喧哗经久未散,拦住了车队的路,前去驱散行人的甲士,竟然也没能将喧哗平息。很快,赵玉洁听到车窗外有人禀报: “回禀贵妃,前面街上死了人,围观者很多,颇有些群情激奋,属下若是执意驱散,只怕会伤人,不符贵妃一惯的训诫,所以回来请贵妃定夺。” 无事不得扰民,尤其不准向穷人动粗,是赵玉洁对属下的一惯要求。 闻言,她眼都没睁一下:“死的是什么人?” “脚行一个送货的伙计。” “怎么死的?” “自己死的。” 赵玉洁睁开了眼:“自己死的?” “是。属下问过了,那人走在街上,忽然就摔倒在地,良久没有起来。周围的人发现不对劲上前查看,才发现对方已经死了。” “没有人碰他?” “没有。” “多大年纪?” “约莫三十多岁。” 赵玉洁起身,出了车厢,让手下分开人群,来到那个死者面前。 对方衣着寒酸,打满补丁,身材普通,只是偏瘦,浑身没有伤痕,背着的一麻袋东西就在身边,看麻袋的大小与形状,装得应该是粮食,不会超过五十斤。 这么点东西,不应该会压死人。 所以这人会当街暴亡,乍看是有些怪异。 但赵玉洁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再细看了一眼这人的模样,立马就明白这人死于何种原因。 疲劳过度。 一个自己累死的人,寻常情况下,不至于让围观者群情激奋。 但周围的百姓,却都咬牙切齿,还有人骂骂咧咧、痛心疾首。 这说明百姓对死者感同身受。 也就是说,现在的百姓,普遍吃不好吃不饱,而且每日都要处理繁重的劳作,都疲累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