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四七五 何以为王 (第5/5页)
能为国家血战到这一步,又能慷慨大义、一心为公到这一步的? “能跟着大总管征战沙场,实属末将之幸,他日渡河北攻,末将请为先锋!”众人失神之际,耿安国突然起身抱拳,语调铿锵字字千钧的大声道。 赵宁笑了笑:“黄河天堑,可不是那么好渡过的。” 耿安国激奋道:“只要是跟着大总管征战,莫说区区一条大河,便是刀山火海,末将也敢去闯一闯!” 赵宁微微颔首。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寻常情况下,只要有利可图,一个人就不难获得别人的效忠、追随。 但天下不止有利益,天下人也不都是势利之徒。 总有些英雄人物,在穷途末路的时候,身边依然不乏死忠,不曾被人背后捅刀子,哪怕是死了,也有部从甘愿以死追随。 单纯以利驱人,身边聚集的只会是势利之徒,纵然有豪义之士,后者也不会以豪义报之。 以义动人,才能聚集起真正的英雄豪杰。 以利聚人者,利消而人去。 以义动人者,义不死则人不散。 赵宁在面对宋治的出招时,想到的,不是仗着自己在郓州军的威望,对郓州军的控制力,强行抗拒对方的决定。 也不是安排、鼓动麾下将校作乱,再借此机会让将士们联名上表,说军中将校自己不愿离开,军中将士抵触朝廷飞鸟尽良弓藏的行为,心生怨忿。 相反,他尊重朝廷的权力,没有任何有失臣节的言行,只是站在国战大局的立场上,劝朝廷保存郓州军的完整战力,同时号召将士们继续为国团结奋战。 而在台面下跟宋治的交换,他效仿霍去病的话,也拿出了让对方可以跟天下人交代的理由,可谓是面面俱到。 ——— PS:有关错别字的问题,这个其实我更新之前是有检查的,以往也没出过太多问题,可能是眼睛不如往常好了的原因,之后或许会去配个眼镜,另外再检查的时候也会仔细些。 PS2:暂时不会建群,建了群没多少人加没什么人聊天反而尴尬。 PS3:年前应该没有加更了,年后一定会有。 PS4: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