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四七 大风起(5) (第3/5页)
非常之事一点发生的可能性都没有。 因为有这样的顾虑,他没有让人把对方带进来,而是自己起身去见。 来到衙门大门外,沈易看到等候在石阶下的人,暗松一口气。 来人并不是青衣刀客的联络人。 那是他在义军时的一名亲兵,起初有望御气境,但在对北胡的最后一战中受伤太重,损了根基,修为不存,连普通人都不如了。 这种人已经失去在军伍中立足的可能,好在国战已经结束,无需他再艰苦战斗,之后卸甲归田——也算不上归田,就在冀州城讨生活,于一家酒楼中帮工。 对方来找他的原因很简单——活不下去了。 活不下去并非因为不够努力,而是被东家欠了三个月工钱。他讨要过好几次,每回对方都说最近生意不好,没有银子。今日他又催了一次,于是被辞了。 被辞的理由是他身体孱弱,办事不力,任他如何哀求都没用,且没有发之前的工钱。东家并没有直接说不给,只说等有钱了再给。 亲兵等不起,一方面被辞退后,他没了吃饭的地方,三月未发工钱,以眼下的河北世道,他根本没积蓄。 另一方面,他之所以一直讨要工钱,是因为老母病了需要银子。 亲兵来找沈易,是希望沈易看在昔日并肩奋战的同袍之情上,替他主持公道,帮他要回工钱。 正常情况下,这种事沈易不会拒绝,做起来也很容易,吩咐下面的人去酒楼一趟即可,而如果冷漠无情的回绝,传出去会影响他的名声。 但在问过那个酒楼的名字后,他没了要帮亲兵出头的心思,那个酒楼竟然是刺史的亲戚开的——此事在冀州官场不是秘辛。 推辞说自己今日公务缠身,明日再去酒楼后,沈易打发了亲兵,一进门就吩咐下面的人,如果日后对方再来,那就无需再禀报自己,一律说自己不在。 回到班房,沈易继续思考之前的问题。 过了半响,他让人叫来州城驻军中的两名校尉。 这两个校尉,都是义军出身,其中一个还是青衣刀客,他将刺史要他率军去衡水县平定乱民的事,告诉了对方,询问对方的意见。 两人都表示这没什么问题。 青衣刀客出身的校尉只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