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_章五五四 大风起(1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五四 大风起(12) (第3/5页)

二部分条件,宋治万万不能答应,如果没有帝室、寒门高手跟着监视,赵宁到了河北后,岂不是可以随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众寒门官员聚精会神的看着赵宁,已经做好了赵宁狮子大张口后,他们立即出言反驳的准备。

    但赵宁没有这样回应。

    赵宁的回答非常简单,且十分有力。

    他道:“此战之敌不过几个宵小之辈,何须大动干戈?臣只要带一两个王极境高手即可。”

    寒门官员们愣住了,许多人睁大了不可置信的双眼:赵宁不仅什么条件都没有,还主动提出要带一两个王极境随行?!

    这不是请皇帝在他身边安插眼线,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避免他借机做出不利于朝廷的事?

    宋治同样震惊,他怔怔打量着赵宁,几乎以为自己听错。

    他不是没见过这么懂事的奴才,但从未想过在眼前这种形势下,赵宁还会如此深明大义!这已经不是忠不忠诚的问题,简直是天真幼稚、愚陋不堪!

    宋治看了看殿中大臣们,发现包括陈询在内,众世家官员要么是惊诧失神,要么是面如死灰。

    宋治收回目光,嗓音有轻微变调:“唐郡王忠义无双,让朕大开眼界。”

    赵宁的回答依然显得那么理所应当:“赵氏乃将门世家,抗击外寇也好平定内患也罢,都是臣忠君报国的本分。”

    这话听在宋治与寒门官员耳中,就有深层含义:赵氏的忠诚毋庸置疑,只要皇帝能够保全赵氏,赵氏愿意跟其他世家划清界限,忠心事主。

    在寒门如日中天,世家衰落不可避免,且皇帝今日就要对世家大功干戈的情况下,这种选择虽然看起来天真、软弱了些,却最符合利弊权衡。

    但也有少数寒门官员不这么想。

    他们望着赵宁,回想起自国战结束以来,赵宁与赵氏的种种作为,再一次印证了早先就得出过的,十分明显的结论:唐郡王品行高洁,赵氏满门忠烈!

    这让他们看赵宁的目光,充满了敬佩与尊重。

    ......

    宋治深吸一口气,几乎相信了赵宁的忠诚。

    是的,几乎相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