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五八八 八月初一(3) (第2/4页)
> 他脸上浮现出几缕笑容:“回父亲,儿子已经是王极境中期!” 刘牧之微微颔首,皱纹里都是欣慰之意:“比为父当年强多了。” 说着,他忽然停下脚步,在连绵细雨中抬头看向北方。 这里的天气很怪异,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牧之良久不动。 “父亲在看什么?”刘新诚隐有所感,问刘牧之。 刘牧之面容肃然,一字字道:“燕平风云,天下大势。” ...... 金陵。 作为大齐皇朝的南京,金陵既不像西京长安那样,拥有关山四塞之险,也不像东京汴梁那般,位居运河中枢繁华冠绝天下。 金陵的位置有些尴尬,不高不低,不长不短。 但金陵也有它的长处,论繁华,它胜过长安,论便利,它胜过燕平,论人文荟萃,他也不是汴梁可比。各种条件加起来,足以让它拥有名副其实的南京地位。 金陵,是将门吴氏的基业之地,也是门第方氏的祖业所在。 与这两者相比,外来的杨氏想要站稳脚跟,就显得没有那么容易。 但是现在,吴氏最有希望成就王极境的修行者,不到而立之年的吴俊,正用敬畏、崇拜、迷恋的目光,看着杨氏家主继承人、淮南节度使——杨佳妮。 已经过了寅时,但距离天亮还有一段时间,吴俊不知道这位在修行上惊才绝艳,在沙场上无坚不摧的军帅,为何要站在北城楼上眺望北方。 但既然对方在这里,他就应该在这里——至少吴俊是这么认为的。 虽然吴氏满门上下,都不会认同他像跟班一样守在杨佳妮身边。 前些时日,杨佳妮以剿灭河匪为由,出兵向东,旬月之内,一路破江阴、克苏州、下嘉兴、入杭州,连败镇海节度使、静海节度使,最终让淮南军成功饮马钱塘江。 由是,越地尽入杨氏之手。 身为金陵土生土长的世家子弟,吴俊当然明白,金陵是吴氏的命脉,他们之前一直在跟方氏争斗,也曾跟杨氏闹过争端——为了一个牧场死伤百余人。 在淮南军东取镇海军、静海军的时候,吴氏在背后跟方氏尝试过联合,甚至与镇海军、静海军有过密谋,想要里应外合、东西夹击,给淮南军一个下马威。 但事与愿违,他们还没协调好各方利益,约定战时出力的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