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穆桂英喋血云阳城】(1-2)  (第1/6页)
    28-11-19    【桂花落,春山空】    大宋有元帅,其名曰桂英。    风姿潇洒极,所过人难忘。    英雌出少年,十八立战功。    可怜二十六,被俘云阳城。    受尽千般罪,尝尽万人凌。    身死法场上,千刀万剐刑。    其身虽已没,可励后来雄。    【章宋军山西溃败,穆桂英临危受命】    天门关外,无数帐篷,密密麻麻,占满了整个草原。    时不时炊烟袅袅,马鸣哓哓。    火把闪动,人影绰绰。    在这晚秋的夜晚,显得格外压抑。    天门关上,大宋军兵打着十二分的精神,紧张的望着关外西夏军营的一举一    动。    宋仁宗元年,西夏李元昊帅十万西夏军大举侵犯大宋本就十分脆弱而又冗长    的边防线。    仅仅五天的时间,李元昊便已经攻占北方数座重镇,兵锋直指东京汴梁。    宋仁宗闻得此万分危机之战报,急忙找来包拯与八王赵德芳等朝廷大员商议    战情。    包拯虽善于断桉,可是在军事一项所知甚少,八王赵德芳倒是长期掌握军权    ,但是手下将领并没有能力挽狂澜的勐将。    当年与赵德芳相熟的杨继业早已战死沙场,杨继业的六子延昭倒是有其父遗    风,但是此刻他证镇守在西北边陲,抽不开身。    这时,国丈潘仁美进前,说到「此次西夏大军压境,需一位对山西地势十分    熟悉的将军领兵作战。我记得杨继业的孙媳妇,穆桂英穆将军当年就在天门关大    败辽国的萧延德,这次西夏再次勐攻山西,不如就让穆桂英统领山西士卒,抵御    西夏吧」。    赵德芳闻听此言,十分诧异,杨潘两家本是世仇,此刻潘仁美力荐穆桂英,    不知道是做的怎样的打算。    不过此时此刻,战旗可以说是十万火急了,也容不得再细细思量。    穆桂英虽然才过弱冠之年,但是军事素质冠绝大宋王朝,由她率领军队抵御    西夏军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