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拿了奥运金牌剧本_真千金拿了奥运金牌剧本 第1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真千金拿了奥运金牌剧本 第121节 (第3/5页)

r>    毕竟万米的竞赛,现在基本上都没有过的这样的项目。

    好在袁瑶有一个习惯,就算是练习,袁瑶都是全力以赴,从没有因为是练习,就懈怠。这一周来的耐力训练,袁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上心和努力。

    她当然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所以此刻也跟海绵一般,在拼命的汲取阶段,探寻有任何去寻求突破的可能。

    训练、指导、技巧。

    陆地、泳池、反复练习。

    一个不落,甚至要更加努力。

    所以这次项目测验,袁瑶虽然之前没有比赛过,但是按照自己练习时候的节奏,也足够了。

    这种万米的练习,考验的绝对不是爆发力。速度的调整,跟一般的比赛不一样,前期不用维持高速度,这样体力损耗的太快,后面的速度反而是缓下来。

    前期甚至可以因为保存体力,即使被追上,也不要因此乱了心态。这才是万米比赛,应该保持的心态。

    当然,保存体力减速不代表是故意慢吞吞。

    保持匀速的状态,不快不慢,不用带领整个队伍,甚至跌入中游,反而是最节约体力的。

    让身体适应整个状态,在进入到最后两千米的时候,才开始加速,确认好自己的耐力极限,科学的分布在一万米的各个阶段。

    这样一万米,能够得到突破,也能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耐力。

    毕竟,比赛就是比赛,不是练习,最后追逐的,其实是胜利,所以袁瑶也绝对不是在盲目减速,或者是盲目冲刺,而是有自己的基准线的节奏。

    她的持续力也许的确是存在短板,存在不足,但是袁瑶的心态,是她最大的优势,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慌,稳稳的维持自己的节奏。

    保持匀速,也给了其他人机会,第二名眼前几乎是在泛光,在一千米的时候,就已经追平袁瑶,在一千五百米的时候,甚至实现了反超。

    第一名洋洋得意。

    在三千米左右,袁瑶已经从第一名,直接变成了同局的第四了,跌入到了中游名次。剩下的一波人看到了袁瑶跌入中游,也愈发失望的移开目光,不再有任何期待。

    一旁这下是连冷嘲热讽都没有了,大部分人已经不再关注袁瑶,转而是关注其他人,还有自己接下来的比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