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0章 邓州效应 (第2/3页)
最主要的是,他关键时刻可以不讲理,还够无耻! 赵祯觉得,最好的情况就是,让富弼主持大局,让文彦博这个“恶人”冲在前面。 ..... 赵祯的这些想法要是让文彦博知道,估计这货能哭出来。 我愿意当这个恶人啊!这代表什么?代表皇帝用得着你,长期的宰相饭票有保证啊..... 不过,文扒皮看了小册子之后,也哭了。 吓哭了。 观澜商合现在账面上有七百万贯。 七百万贯啊!!! 这其中有全国官粮运转的两年红利近五百万,有杨家、王家入股的股金一百万,还有唐奕华联铺的六成利润。 哦操!七百多万抵得上朝廷十分之一还多的财税,唐子浩这是在抢钱! 而再一看观澜商合的股份构成,文彦博眼前就是一黑..... 官家占了六成? 他想把观澜充公,赵祯没把他直接到雷州去,算他命好了。 ...... 看完册子,文彦博明白了,观澜他是动不得的,谁动谁滚蛋。 可是,他没看明白的是,官家和唐奕弄这么大一个摊子,要干什么? “大郎,这是要干什么?” 唐奕沉声回道:“为了还我老师一个心愿!” “......” 范公的心愿,当然就是革新,是强宋! “怒我直言,范公拳拳之心是好的,但现在大宋固疾已成,不是大郎凭一个观澜商合就能扭转的。” 这也是为什么庆历新政之时,文彦博独善其身,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原因。 他相信范、富等人的操守,却不看好他们能成事。 “我知道!”唐奕道。“既然你看了册子,我也没必要瞒你,观澜的作用不是敛财.....” “而在聚势!” “聚势?” 文彦博沉吟起来。现在来看,唐奕基本掌控了将门势力,而当年范公改革的阻力却不是将门最大啊。 事实上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初步形成了一种南北对峙的态势,就是北方以大地主、大士族为的勋贵极力反对,因为他们的利益主要在土地,范仲淹的新政对他们冲击最大。 而南方经济达,以商业和民间小手工业为代表的南臣并不十分反对新政,他们的家族利益相对分散,范的政策没有影响其根本,甚至多有助力。 赵祯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恐南北对立的问题加重,所以才及时叫停。 而唐奕所弄的观澜商合,虽团结了将门,却并没有给大地主阶级什么好处。而且现在来看,还属于对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