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8章 体面 (第3/3页)
眼中早就朦胧一片。 琼州,也就是后世的海南,大宋的最南端。此任意味明显,那里将是曾公亮政治生崖的终点。 这并不意外,让曾公亮意外的是:觐尚书令、封韩国公。 曾公亮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在来之前,他还觉得赵祯已经不再顾及宰相的体面,刚刚的对答更是一点余地都没有留。 若不是把赵祯气到一定程度,这位从来没跟臣子红过脸的皇帝,是不会这般不顾忌情面的。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一贬到底、流放边蛮......不管什么,他也只有接着的份儿。 可是,万没想到,最后的最后,赵祯还是心软了。尚书令、封国公,这是赵祯给他留下的,最后的体面。 ...... 此时,赵祯看着曾公亮也是心绪复杂,面容缓和下来:“君臣一场,朕不能见过不见功......” “明仲就在天南之地,颐养天年吧!” 曾公亮再难抑制情绪,老泪纵横,一揖到地: “臣,愧对陛下!臣......万死!” 这样一个以德报抱怨、心怀仁善的好皇帝,自己不去维护,反而利欲熏心的与别人勾结,要祸害于他。 曾公亮此时是既羞愧,又自责。 “唉!”赵祯第三次叹气。 “下去吧!临走之前,来与朕话个别,朕与你送行。” 说完,赵祯缓缓起身,向后殿行去。 正如他刚刚所说的,这是他自己选出来的宰相,赶尽杀绝,赵祯做不到。 “老臣..万死啊!!” 身后的曾公亮嚎啕大哭,却是悔不当初。 ...... 赵祯顿了一下,终没有回头。 “陛,陛下......” 眼见赵祯要走,曾公亮羞愤谢罪,贾昌朝忍不住出声叫住赵祯。 “嗯?” “这旨意上......漏了臣的罪罚。” 那道旨上有贬了谁,有升了谁,唯独少了他这个最该贬、最该走的参知政事。 赵祯撇了贾昌朝一眼,一边继续向后殿走去,一边道:“都走了,总要留下一个揽责之人吧?” 贾昌朝猛的一颤,脊背生寒,抬眼看向赵祯时,人却是早已消失在屏风之后。 走的,是种解脱;而留下的,也许是恶梦才刚刚开始。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