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9章 算总账 (第2/3页)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决绝。 而贾昌朝。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让赵祯失望了。 庆历新政倒台有他的影子;范仲淹请辞回京之时,亦有他的影子;此番打压狄青、罪启曹觉、构陷唐奕,处处有他冲锋现阵。 事不过三,别说唐奕不会放过他,赵祯就算脾气再好,也早就怨气深植了。 曾公亮可以走! 韩琦可以走! 甚至,张尧佐等人都可以去避一避风头。 但是,贾昌朝不能走! 险些把观澜商合打入地狱,险些毁了唐奕经营多年的大部局,想走? 赵祯一旨任命,政事堂几乎是大换血,唯除贾昌朝被留了下来。 这一留,民间对奸相佞臣的怨愤,就都集中到他这个唯一留下来的奸相身上。 这段时间,贾府就跟死人宅子似的,白天根本就没人进出。 别说是贾昌朝本人,就连府上的亲眷、家仆也一并被百姓恨上了。 弄的贾家大门紧闭,仆役上街卖个菜都得从角门儿出去,还要乔装改扮,都不敢穿贾府的仆褂。不然,别说买米买面,百姓不朝他们扔鸡蛋、烂菜叶儿就不错了。 就这么苦熬了一个多月,事态终于有所平息,贾昌朝才算长出了一口气。 他现在已经顾不得什么名节、名声了,这一个月的煎熬下来,贾相公只想太太平平的过日子。 可是,他哪里知道,就算民怨这关过去了,他也绝难有好日子过。 这几天,富弼主理的唐奕谋反一案也终于有了定论,结果自然是贾昌朝无中生有,唐奕并无谋反之意。 早朝之上,富弼当着众臣的面儿向赵祯禀报了案件审理的经过,最后请求赵祯下明旨,召告天下,为唐奕昭雪。 赵祯轻轻一笑,“昭雪之事且先放一放。” 然后看向贾昌朝,“贾爱卿,可有异议?” 贾昌朝急忙出班,“臣无异议,臣自知诬告有罪,恳请陛下治罪。” 贾相公现在只求能出京,开封一时一刻都呆不下去了。 赵祯又是一笑,“治罪的事也先放一放。” 又看向一众朝臣,“众卿,可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