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7章 幸福的烦恼 (第3/3页)
来你这儿养老!” 而包拯也干脆,“老夫能讲刑讼。” 庞籍一听,“那我给儒生们讲讲边境的军政连动。” 他在西北浸淫那么多年,这个最是擅长。 孙沔、贾昌朝、傅求等人远远地看着那些与范希文交好的朝臣都围了过去,好不吃味。 孙沔和傅求也想过去讨个客讲的荣职,但是,关系没处好,知道人家不一定要他们。 ———————— 人太多,范仲淹反倒有点犯愁了。 要是都来观澜客讲,那他们这些正牌教谕也就不用上课了,把时间都腾给他们得了。 可是,不接受还不行,都是名臣大儒,还都是与观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拒绝了谁都不好。 “我觉得倒不用犯愁。”唐奕安慰道。 范仲淹抬眼斜了这弟子一眼,“你又打的什么主意?” 唐奕嘿嘿一笑,“都来呗,让儒生选修,根据个人爱好和志向,选择性地接受专业教育,不是挺好?” 这个想法唐奕早就有了,只不过一直忙着别的事情,也没花心思在这上面。 现在,观澜除了诗赋、经义、策论、时政这几门正课,也就唐奕的财税课,还有他和王德用老将军的战略课两门细分出来的学科。 要是硬往里添,民学的数术、化学、物理也勉强可以算进去。可是,儒生们多是去听个新鲜,却是没有认真钻研的。 可是,现在山门前立起来的柳七公像,一下把文臣名儒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这不是正好?正好丰富一下观澜的课种。 庞籍来开个军政连动课; 包拯和唐介来开一个刑讼课; 宋庠来开一个修史纪要课; 富弼来开一个政务潜通之类的; 嗯,再让文扒皮来忽悠大伙儿忠君爱国。 这画面不要太美好吗! “......” 范仲淹一琢磨,也对。 可是...... “可是,这么多朝臣来上课,你却把儒生们拆开,让他们自己选课,有点太委屈这些重臣、名儒了吧?”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