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2章 难得糊涂 (第2/3页)
按说,这事儿没那么麻烦。现在兵部,还有东西两府都是“自己人”,唐奕此去西北,也是为了朝廷盐改铺路,调一厢禁军随行,再正常不过。 但是,大宋用兵极为慎重,就算是自己人,也都知道唐奕出去是干嘛,可也总得有个名目吧? 一般朝廷用兵不外乎两个理由:一是番戍;二是平叛。 可唐奕这两样儿都占不上边儿。番戍是有戍期的,三年一期,一去三年;而平叛,更是扯淡。 后来,赵祯实在无法,想来想去,立了个“巡边”的名目,下了道旨,着令吴育为西北巡案使,杨怀玉为副使。巡察西北军政两务。 吴育接了旨,还心下凄凄,他在中枢混了六七年了,一直是在给事中、枢密副使,这样的二三把手的位置上徘徊。怎么还没扶正,就给出去了? 最后,还是宋庠给他吃了定心丸。 “放心,这回是真的去西北巡察,并非像以往,找个由头把人出去就回不来了。” “当真?”吴育心中稍定。 “当真!”宋庠笃定道。“只不过,你这个巡案就是个幌子。” 吴育一听,又不干了,苦脸道:“那不还是要把我赶出中枢?我得罪谁了啊!?” 这几年,朝堂风云莫测,他吴育小心翼翼,只想当个听话宝宝,怎么到头来还是这般境遇? 宋庠想笑,却总要给多年老友留些情面,忍笑道:“哎呀,你就安心吧,这个幌子又不是把你踢出中枢的幌子。” “那是什么?” 宋庠凑到他耳边,“陛下让我给你带个话,到了西北,且听唐子浩的便是。” 嘎! 吴育又炸毛儿了,“让我听那个孩牙子的?凭啥?” 宋庠一翻白眼,这个吴春卿还真是糊涂的可爱。 在朝里呆了这么多年,帮唐奕摇旗呐喊了这么多年,愣是还没看出来,谁才是这帮人的核心所在。 不过,话说回来,正因为吴育这一点难得的糊涂,近七年的时候,朝堂之中,所有人都是进进出出,唯他吴春卿一个,却是稳如泰山。不管是观澜系,还是汝南系,哪一方得势,都没人动他。 这也不失一种为官之道了。 “公序,跟我说句实话。” 吴育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