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全家都不对劲[年代] 第158节 (第2/5页)
演,除了程家这样特别的情况以外。 另外还有不同的是,有些地方在接到明确的会议内容后就开始了在村里面的各种宣扬,已经有很多村子开始振奋起来了。 不过好在还有一个秋收挡在前面,不管怎么说,没有彻底乱起来。 又过了几天,时间走到了七月十四,七月半的前一天。 在上塘村这边有个规矩,七月半不止当天要烧纸祭奠孤魂野鬼,最好是在头一天夜里开始,至于到底是为什么,没有人说清楚,但这确实是老祖宗们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规矩。 因此,徐建军和卢支书还特意在在十四这天又提早让大家收工,再一次开了会,让所有人今晚不要乱来,不要烧纸。 程静淞他们也不清楚别人家到底是什么情况,反正在他们家,老徐同志左耳朵进右耳朵冒,偷偷摸摸在家里烧了纸,还供了米粥。 做完了这些,她还和程静淞他们警告说:“不许把这些事情说给外面的人听,知道吗?” “知道啦。”不管是七月十五还是七月十四,总归是个鬼节,程静淞他们也没有和徐如月争辩什么。 七月十五的当天,徐建军他们又组织开了会。 会议的主题和之前一模一样,听的大家伙都在下面说他们真能磨叽了。 不过好在村里面也没有继续的精力想这些了,因为他们一直念叨和惦记的秋收真的要来了,也因为要加紧准备给省城第二机械厂送第二批肉酱了。 为此,村里面除了养猪场的那几个人以及做肉酱加工的那些人还正常上班,不用一直加入双枪以外,其他人都需要参加。 就连程静淞这样年纪的小屁孩也是。 因为排开像徐如月这些壮劳力,村里面干活的人手少太多了,小孩子也不能例外了。 而这些小屁孩们的作用就是每人一个小背篓或者小篮子挎着,捡田地间掉下来的稻穗。 这个活虽然是大人们口里面最轻松的,但是对程静淞这个年纪的小孩来说可一点也不轻松。 顶着酷烈的日头在一个又一个田间地头辗转,仔细寻找那些小小的稻穗稻粒,每捡一个都要蹲一下或者弯下腰,真的是对耐心和体力的巨大考验。 程静淞这个划水的在干了第一天后就不行了,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躺在竹床上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