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5  (第3/3页)
张九龄有所交集,不过神龙二年,李樘登帝位不久后,张九龄就奉使岭南,一直未归。    如今李衿说他将归,沈静姝不由道:“我听闻张公在岭南大庚岭开荒拓田,很得敬重,可是因为这个擢升回京的?”    李衿点点头,“算是一部分原因吧。”    稍顿,她又问道:“卿卿可知她为何奉使岭南?”    “因为……”沈静姝思忖片刻,“他是直臣?”    直臣为谏官,便该如那魏征一般为君王之镜,但同时也因为他们太敢冒死谏言,所以有所局限。    “直臣可正风气,然我为女子,偏要登临帝位,自先需雷霆手段,暂不容这些直臣谏言。”    李衿牢记母亲的话,既要摄权,就要先把这些“阻碍”的直臣暂时“清理”出长安。    如今局势安定,再把他们调回朝中任用不晚。    “卿卿知我也,”李衿笑了笑,却又接着叹了口气,“不过你是不知道当初他和姚崇吵得多厉害。”    两人都是正人君子,不会暗地搞些小动作,于是嘴上就互不相让,又时常政见相左,所以经常斗舌。    “有时候能从兵部吵到政事堂,旁征博引,互相辩论滔滔不绝,都不带喘气儿的。”    想到两个年纪不小的老家伙孩子似的吵来吵去,沈静姝也不禁好笑。    “那现在姚相可还在朝呢,你不怕张公回来再和他吵上几百回了?”    李衿表示无奈,“张说上书磨    得我快烦死了,天天提张九龄……不过他也离朝够久了。”    沈静姝理解地点了点头,“那你想要我做什么?”    李衿拉过沈静姝的手臂,轻轻在她掌心划了划,“张九龄的独子张拯,你可晓得?”    “嗯。”    “张拯的正房给他生了两个孩子,张骐和张骥,还有一个女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