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老家开农家乐的那些年_分卷阅读38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87 (第3/3页)

/br>不过在乡下,永远是没有空闲的时间。

比如说把打出来的新鲜的油菜籽晒干,筛选后,再拿到油坊里榨油,那些晒干的油菜杆子扎成小捆的柴火,煮饭烧菜的时候可以当柴火烧,这在乡下最常用的柴火。

沈家里的油菜也收割了,一大波的游客们帮着干农活,有的还会去帮忙喂养小猪小鸡小鸭子还有池塘里面的鱼苗苗,这些农活有了人帮忙,家里人也轻松许多。

眼看着手头的事情也忙的差不多了,农家乐那边往上升的阶段快进,口碑和客流量暂时也不用他担心。村民们不但有各自赚钱的职业,即便家里有很多农活,又如今有沈潇云发起的减肥训练营,也不愁劳动力了。

沈潇云手里有村里人每家每户的名单,可以出动的劳动力,比如壮年的,跟沈爸爸沈妈妈这个年纪的,会负责一些送快递,接送游客这些比工作,这些是靠按劳分配,工作卖力,跑的路多,自然收入也就高了。

还有一部分在农家乐这边工作的,比如食堂这边,靠家里非常的近,每天没事可以回家,有什么事打个招呼,让人顶班换班都比较随意,工作轻松,适合村里的妇女。不但食堂这块,现在还有农家乐卫生,也有一拨人可以分配到,后面为了迎合更多游客的口舌之欲,食堂这边又招了一些村里的人,年纪大的也没问题,只要会做各种好吃的,比如炸好吃的萝卜糕,纯手工做的米糕,红糖发糕,桂花糕,红糖糍粑,烤饭团,烤年糕等等这些没有什么高温加工程序,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的食物也非常的受游客的欢迎,因此沈潇云也招了不少人,帮助村里更多的人有创业的机会。

现在又增加了不少警卫,这回村里可以说村里类似壮年的能出动的都给出动了。

再加之每家每户,多少有点能拿出手的小吃,比如这一家的煎的高粱粑粑可香可脆了,糍粑都是糯米或者是高粱蒸熟的,然后用人力捣鼓捣成细腻柔软的面团状,不但味道香醇,口感细腻,吃起来还拉丝特别长。

然后放在小火炉上小火慢慢的烤,随着炭火烘烤,这些切成方块的糍粑外表烤的焦黄起泡,那米香味和高粱的香气缭绕,食物最本质的味道最为吸引人也最为致命了,游客们馋的不要不要了。

有人喜欢沾着砂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