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老家开农家乐的那些年_分卷阅读39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95 (第2/3页)

村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这才几个月啊。

听爸妈说,沈潇云从年初就开始在家里这边筹备,先是整理各种水塘,自家荒废的田地,家后面的空地院子,然后又每天去镇子上购买各种鱼苗,果树苗,小鸭子,小鸡,小猪等等。差不多三月份初就开始搞那个直播,满满的才有外地游客过来游玩。

那个时候,还没有农家乐,游客来了都是沈潇云一个人带,还经常去县城买东西,起早贪黑,带着游客去山里采蘑菇,水里摸鱼抓虾,田里捡螺蛳,还给那一帮人做饭安排住宿,每天忙的三更半夜,非常的辛苦。

都是靠沈潇云一个人周旋,安排,村里其他人都是上了年纪,也没用读什么书,认识不了几个字,想要帮忙也帮不上,那个时候沈潇云的艰辛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李磊是一个人创业的,知道独自一个人打拼没用任何人帮忙是何其的艰难,这个艰难不光光是物质金钱,还有精神,需要极其强大的意志力和毅力才行,因为在创业的这条路上你的必须一个人在那条路上,熬过寂静,且没有光,似乎永远都看不到头的路上走下去。

期间不能有一点出错的地方。

意志力和毅力不行的人,一旦崩溃可能全盘皆崩。

同出去在外打工的年轻一辈的哪能没有梦想也野心的呢,大部分创业都是一个人默默的煎熬,其中的艰辛也是一个知道,许多人都不吭声,也不会告诉其他人。类似李磊这样前车之鉴,也不是没有,不过那时候彼此之间还没有加各自的球球号和微信号,只能在聚会或者是过年的时候聊天才得知。当面大家肯定是不会说什么,等人走了转个背,各种吐槽,讽刺,甚至说人家各种蠢,没能耐等等奚落的话可不少。

当然成功的也不是没有,只不过等大家小有成就了,彼此巴结,说话也客气了,再回望过去就觉得很可笑,人情味也淡了。

这跟老一辈在同一个村子里相处的那种融洽完全不同,大家出了社会之后,染上了不少恶习,喜欢攀比,喜欢炫耀,各种低劣的小手段,显摆,相互拉踩,以挖苦别人为乐,在一个小圈子里窝里斗,没有大局,眼皮子浅。

以前李磊还会在村里的群里聊聊天什么的,后面看多了,也认识了一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