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大师的古代生活_分卷阅读13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4 (第1/3页)

    但是太大了,还扔了些边角料,再后来李恩白每个月都去千绣阁给云梨做至少一身新衣裳,这糙布的就没了用处,一直堆在角落里吃灰。

这下子他舍不得也没办法了,只有这个最便宜,云梨只能将衣服拆了拆,然后扔了出去。

村民一看,李家丢出来的旧衣服是那种最便宜最磨的糙布衣裳,顿时没了兴趣,还以为李家去年赚了钱,过年能丢出来点好东西呢,结果就是两件破衣裳。

红眼病的顿时心态平和了,村子里的气氛更加欢快和睦了。

初七早上,全村要聚在祠堂,这一天族老木老大和木老二会打开祠堂,让大家给先祖拜年,表示过年结束。李恩白因为只身一人来到这里,只能跟着云老汉一家给云家的先祖拜年。

每家拜年的时间是按照到祠堂的先后顺序排的,不是一窝蜂的往里挤,而是一家出来一家再进去,但因为村里人七拐八拐的都是亲戚,其实还挺快的,每次进去的人也很多,木淮山和大伯家的大哥木泽山一起在外面安排顺序,里面木老大和木老二盯着人祭拜先祖。

年年如此,大家也都习惯了。只是每年这第一个祭拜先祖的机会都会被抢破头,有的人为了抢第一个位置,天不亮就来了,生生在外面冻着,冻到太阳升起,祠堂开了为止。

这是孝顺先祖的一种方式,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可以让先祖记住保佑自家,于是每年这一天争抢的愈发厉害。云梨把这些事儿讲给李恩白的时候,让他不住的发出感叹,封建迷信要不得啊。

只是他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说出来,毕竟这里的大环境就是如此,也不能说他不对。在李恩白看来,这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寄托,是一种类似于信仰的力量。也不是完全的糟粕,不必谈之色变。

过了初七,年就过完了,初八,该上工的就要去上工了。只有槐木村的铅笔工厂还在休息,那些习惯了初八上工的人,自发的跑到工厂周围,想着也许会早点开工,这样就可以早点拿到工钱了。

过了肥年,大家手里的银钱又不多了,期盼着早一点开工,就能早一点拿到工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