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4 (第3/3页)
都是这个班、乃至全系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学生。他是排练室和道具争夺战中永远的赢家,也绝不会错过任何一场汇报演出和专家讲座。他的精力充沛和对于知识的强烈渴求令人咋舌,并不是没有人试图跟上他的脚步,却无不以筋疲力尽而放弃。而更令人咋舌的是,在高强度的训练中,陆离逐渐练就了一双录像机似的慧眼:只要看过一次就能够惟妙惟肖地将他人的行为复制下来。而这些完美的复制绝不是一次性的——在脑海里,他早已经根据年龄、职业、性格等等标签将这些行为分门别类储存起来,留待日后表演的时候灵活调用。甚至还有人开玩笑说,陆离已经成了26级乃至整个表演系著名的“戏疯子”。平时班上有小规模的课堂汇报表演,也会有学弟妹甚至高年级的学生跑来观摩,倒也成为了一道有趣的风景。日子就这样平静安稳地推进到了五月初,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再次打乱了陆离的生活。“你想不想演戏?”这天,顾老头突然笑眯眯地问道。顾老头说的“戏”,更精确地说应该是电影——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表演名校,每年都会有很多导演来到中影,从科班生里物色合适的演员。而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原则上只允许大三和大四学生外出拍戏,像陆离这样大二下学期就能冒尖的,堪称凤毛麟角。俗话说“敝帚自珍”,顾教授在学术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不会随随便便地给宝贝学生介绍不靠谱的工作——事实上,这次的剧组团队,就连陆离本人一听就觉得心动不已。导演韩唯民,是中国第七代导演中极为罕见的一位怪才。与他年资相仿的其他导演大多都投身于商业片制作,赚得瓢满钵满;可他却常年坚持文艺片的拍摄,纵使票房惨淡、入不敷出却依旧故我。多年的我行我素当然也并不是一厢情愿的傻傻付出——韩唯民在业内受到了极大的推崇与尊重,而他也是国内外的得奖专业户。别的不说,光是欧洲三金就捧过两座,国内的大小奖项更是多不胜数。娱乐圈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地方:叫好的不一定叫座;而赚钱的片子拍多了,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