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7 (第2/3页)
帝圈养不合自己心意的子孙一样将自己子孙圈着不让他们干预政事,朝臣们也不会为皇子们抱屈。事实上,朝中的位置就这么多,诸王参与朝政,就代表着他们这些大臣的份额被分薄了,所以说当初他们能对着姚崇任相的条件装聋作哑,甚至是大力支持,现在,在姚崇离世后,他们也不会缺心眼儿地为诸王说话,让他们有干预朝局的机会。朝堂已经够乱了,皇室宗亲还是玩他们自己去吧。饶是李嗣一深受皇宠,也不能逃脱和诸兄弟一般的命运。或许皇太子也是这么个待遇,甚至以他的身份地位来说,已经是苛待了,这么个消息能让已受封的诸王心情好些吧。除此之外,便是诸王改名与皇子封王之事。自皇太子李嗣谦以降,以嗣字为字辈排行的皇子们尽皆与后头从水字旁的弟弟们保持相同,包括李嗣一以及他的弟弟安王李敏这两个名字不同于诸皇子的,也在此行列,需要将名字更正过来。大唐的皇子改名,从高宗朝开始大概也算是传统了,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都有过改名的经历,因此他们就以过来人的身份,劝慰起对改名心存抵抗的李嗣一来。曾经也热衷于给爱子改名的高宗李治也开始分析起李隆基的心态来,不过皇子改名之事,对于天下大事来说只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李嗣一也不指望李治能从中分析出什么来。让所有的儿子名字排行保持一致,姑且可以看作是李隆基有强迫症,但是皇子们的名字,多少可以看出他对子嗣抱有的情感。像是李嗣一,这么独特的名字,谁都知道他是天子放在心尖尖上宠爱的爱子。武惠妃宫中曾经还有过这样的说法,说是九郎——这里指的当然是在兄弟中排行第九的李嗣一——可比太子要金贵多了,光看名字的含义就能知晓了,后来这种说法被武惠妃强行封杀,不仅不得外传,就连自己的宫中也不准随便乱说。不过诸皇子的姓名王号能体现天子的部分心意却是千真万确的。大唐有两位天子的名字带水,分别是高祖李渊和高宗李治,那么这两位的名字当然是不能取了,和他们意思相近的名字,皇子中也都没有。等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