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常_分卷阅读22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7 (第2/3页)

朝堂上风起云涌,李璧想着什么时候再添上一把火,或者什么时候再卖个惨之类的,就听见李渊他们和他说了一个不知道算好消息还是坏消息的事情。

李隆基头上的气运削弱了。

上一次的气运削弱还是开元十三年封禅的时候,而那次封禅确实挺劳民伤财的,所以表现在了国运和皇帝本人的气运上。

而现在李隆基正要废太子,结果他的气运就削弱了,难道李瑛是真正有天神护佑的真龙天子?

李璧身边的这几条真·真龙天子表示:完全不是你想的这样。

虽然大唐的国运确实在削弱,但是原因根本就不在李瑛身上,他这个太子纯粹就是倒霉催的炮灰,更何况,他们都是知道剧透的人,下一位天子明明就是如今的忠王李玙,李瑛这倒霉催的,怎么可能运道这么好?

最后追根溯源,才发现了气运削弱的真相——开元十八年,和亲吐蕃的金城公主请天子赐、、、等书籍,朝中对是否同意传播大唐这些重要文化内容争论不休,有大臣这些经典都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最重要的是,之中记载了“以臣召君之事,取威定霸之谋”,不能轻易流传,但是最后,裴光庭力排众议,天子最后拍板,还是将书籍赐给了吐蕃。

吐蕃与大唐之间自太宗时文成公主和亲以来,就有舅甥之盟,但是依然频有冲突,后来又嫁公主和亲,以稳定两边的关系。

虽然看起来,裴光庭在驳斥主张不可将那些经典以示人的大臣的时候,说出了一番类似于汉族文化传播的话,说让吐蕃学习了中原正统的文学之后,才会有归属感,被他们的文化所驯化,但是那是由己方主导的,轻易地将这些经典传出去,倒真的是养虎为患了。

如果说李璧身边的这些阿飘先帝们,尤其是太宗李世民,当年赏赐吐蕃也很大手笔,什么铁器、耕种之术都给文成公主陪嫁带了过去,但是等到他下了地府之后,看到了未来,对当年所做的决定就后悔了。

举个例子,后世明末的时候,据说后金的汗王们还拿三国演义当战争手段学习书目,可见知识的重要性。

然而他们学了汉族的文化之后,不仅没有归化,反而利用学到的知识采用各种手段想要入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